7月12日,杨凌美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里,研发人员在检测产品。

7月18日,西安幸福制药有限公司里,科研人员在进行药品的试剂研究。

西部科技创新港(资料照片)。 

7月15日,在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新材料)聚集区,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拉床正将几十米长的铌钛超导棒材逐步拉伸成几十种规格的铌钛超导线材。这些铌钛超导线材,将广泛应用于能源、医疗、大科学装置等领域。

在西安航天产业基地,西安理工有限公司教授张延超团队自主设计的国内首台高温超高速轴间对转动态密封试验平台走向应用。2023年2月,团队注册成立西安航空高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当年7月,公司签下第一笔订单,11月,一期生产线落成。目前,该企业生产线在进一步扩大。

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涌现的背后,是陕西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激活科技创新“强引擎”。

■ 加快布局建设创新平台

一秒钟可以干什么?

一秒钟,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经进行了30亿亿次半精度浮点计算,相当于150万台高性能计算机同时工作。

2023年,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入选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作为西部首个、全国第二个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堪称西部“最强大脑”,正在助力西安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稳定和吸引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抓手。

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光源、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陕西始终把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产业链发展的主引擎、主抓手。借助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陕西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以校企共建等方式,推动共建一批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推动创新平台建设。

国家超算西安中心、中国—中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以及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相继获批,旱区农业、新材料、能源3个陕西实验室启动建设……截至2023年底,陕西共拥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4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208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西安成为全国第4个“双中心”城市。

陕西科教资源丰富。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桥头堡,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肩负重任。

为解决钠冷快堆关键基础研究、设计验证和设备研发等重大科学问题,西安交通有限公司与中核集团在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了我国首个且是唯一能够从事钠冷快堆蒸汽发生器综合试验的重大创新平台——“快堆蒸汽发生器综合试验装置”平台。

聚焦重点产业链,陕西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与西安理工有限公司、西安光学机械研究所等42家高校院所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建成谢赫特曼诺贝尔奖(铜川)新材料研究院等重点企业研究所(院)31家,研发的高稀土镁合金增材制造专用丝材试制生产工艺及设备填补了国内稀土镁合金3D打印空白,解决了高性能镁合金3D打印原材料及设备关键问题。

2021年以来,以龙头企业、重点高校、高水平科研机构为依托,陕西聚焦重点产业链布局建设24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组建20个体系化、任务化的省级创新联合体,筹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7家,培育建设9个省级未来技术学院和18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聚焦陕西特色优势产业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现代化产业体系锻长板、补短板。

■ “两链”深度融合加速技术攻关

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通过初步设计评审,计划今年10月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有望填补国内阿秒激光设施空白,推动产业跨越升级和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突破,满足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特种材料等创新发展需求。

光子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新兴产业,也是陕西加快布局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聚焦优势资源,发挥创新优势,陕西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围绕传统产业短板弱项、优势产业薄弱环节和新兴产业创新突破,陕西明确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和产业需求对接工作,每年安排部署100项左右重大攻关项目,率先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技术问题,助推重点产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企业既是创新的主体,又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如何让企业以高精尖技术引领、抢占市场发展先机?

今年5月,省科技厅发布了本年度“揭榜挂帅”项目需求,围绕我省34条重点产业链公开征集技术攻关类和成果转化类项目需求。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陕西坚持企业需求导向,从企业和产业实践中凝练科技计划项目,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

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是陕西为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解决创新链产业链间不对称不协调问题的重要探索。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来,陕西加快实施“两链”深度融合科技行动计划,先后出台《实施“两链”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工作指引》《关于实施厅市联动重点项目的工作指引》等系列文件。

科技“攀高”,锻造“撒手锏”技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让科技攻关奔着最紧要的问题,陕西制作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耦合对接图谱,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步发力。在供给侧,陕西全面梳理了各类创新主体拥有的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领先的技术成果,建立855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技术供给清单,加快成果转化产业化;在需求侧,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系统梳理产业升级迭代技术、突破引领技术、提升改造技术、短板弱项技术等4类清单,梳理出技术需求清单523项,组织各方优势力量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来,陕西一体化实施33个省级“两链”融合重点专项、23个“揭榜挂帅”重大项目、182个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项目和118个补短板关键核心技术推广项目,依托省级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攻克关键技术363项,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23项,填补国内空白22项。

■ 技术突破促进产业升级

随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创项目等的建成投用,“两链”融合、“揭榜挂帅”项目的深入实施,陕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

亚洲最大的5800卧式强力数控旋压机投产,填补了我国在金属旋压重大装备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为航空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再添新动能。

国内首台1000公斤无人机用涡扇发动机成功研制并实现小批量生产,为我国无人机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星载光交换技术成功完成在轨试验,突破传统技术壁垒,夯实我国未来空间大容量光网络建设的核心技术储备和装备支撑。

非补燃型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压缩机组下线,将助力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实现储能规模世界第一、单机功率世界第一、转换效率世界第一。

……

锻造“撒手锏”技术、搭建产业创新平台,陕西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主导产业迭代升级。现代煤化工产业加快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发展,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均居全国前列,煤化工产业取得长足进步,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焦油产能领跑全国。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半导体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四位,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增速位居全国一。

——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氢能产业领域,全省引育企业137家,有望培育形成主导优势产业;光子产业领域,全省聚集企业315家,形成了光子制造、光子信息、光子传感、生物光子等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支撑有力。陕西以数智引擎推动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国家超算西安中心、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成投用。

据了解,2024年,陕西将建立跨部门、跨学科、跨军民、跨央地的资源整合机制,一体化配置项目、平台、人才、金融等创新资源,积极开展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的有组织科研攻关,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陕西实践。

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领域,陕西还将谋划部署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推进以平台聚要素,有效凝聚创新合力;聚焦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凝练重点攻关方向;面向我省重点产业领域,常年征集核心技术攻关需求,发布“揭榜挂帅”课题,引进研发机构及高能级研发平台。

“我们将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步发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提供强劲动力和支撑。”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表示。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