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民间舞蹈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极其深刻。但是,目前一些优秀的民间舞蹈文化存在消失的风险。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新课标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学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首先,阐述了高校舞蹈教学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意义;其次,对高校舞蹈教学传承民间舞蹈文化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新课标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学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  高校舞蹈教学  传承  民间舞蹈文化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教学改革重点研究课题《托育政策背景下早期新材料有限公司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指导课程为例》(编号:2022JYA01)。


引  言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文化中,民间舞蹈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国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艺术形式,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工作、娱乐等。

高校舞蹈教学中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意义

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传承民间舞蹈文化对高校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舞蹈教学必须要将民间舞蹈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传承与发扬。

1.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艺术内涵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学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艺术内涵注入了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民间舞蹈,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个姿态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各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和精神信仰的直接体现。通过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传承民间舞蹈,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和感知到这些丰富的文化信息,更能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艺术表达的力量,从而使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得到显著提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使他们的艺术创作具备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更丰富的历史底蕴、更多的个性色彩。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引导他们用艺术的语言,去理解、去感受、去创造、去表达,从而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新课标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学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意义在于其对民族文化积极的推动作用。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融入了各地域、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充满了鲜活的历史记忆和生动的生活场景。高校舞蹈教学中,把这些民间舞蹈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舞蹈技巧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并感受到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进而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更深的理解和更强的认同感。同时,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仅能够体验到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感受,将传统的民间舞蹈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这种“以传统为根,以创新为翼”的教学方式,无疑能够更有力地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3.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热爱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学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意义尤其体现在其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对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的热爱。作为一种集历史、民俗、美学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民间舞蹈的内涵丰富多元,蕴藏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生动的生活气息。将其纳入高校舞蹈教学的核心内容,使得学生在技艺训练的同时,深入感知并理解这些舞蹈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培养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深深敬意。学生在自己的舞蹈创作和演绎中,就能借助这些深入骨髓的文化热爱,将舞蹈表演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使表演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情绪都充满了生活情感和历史底蕴。同时,这种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也会激励他们在未来的艺术生涯中,更加主动地探索和研究我国的民间舞蹈文化,深入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独特的舞蹈艺术,从而更好地推动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4.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学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其深远意义在于有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民间舞蹈承载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记忆,每一种舞蹈的语汇和表现方式都深深融入了其所在地域、民族的特有审美情趣和艺术哲理。通过将其引入课堂,学生在接受舞蹈技术训练的同时,也能够探究舞蹈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提升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领悟。这种教学方式既丰富了学生的艺术知识,又深化了其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使其在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时具有更高层次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此外,这样的教学方式还能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使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有更强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由此,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使他们在未来的舞台上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民间舞蹈文化。

高校舞蹈教学中传承民间舞蹈文化存在的问题

1.民间舞蹈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边缘化问题

民间舞蹈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舞蹈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现代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首先,现代舞蹈、芭蕾舞等教学由于其科技含量高、观赏性强等特点,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青睐。然而,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心灵的触动,舞蹈表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需要舞者投入大量的情感和精力。其次,部分高校在设立舞蹈课程时,考虑到资源配备和教学效率,更倾向于选择教学内容简单、易于掌握的舞蹈形式,而非民间舞蹈这种需要深度挖掘和研究的艺术类型。最后,由于部分高校舞蹈教师对民间舞蹈的历史文化背景、表演技巧等方面了解不够深入,也导致民间舞蹈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边缘化。虽然舞蹈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术能力决定了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民间舞蹈的研究不够深入,不能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这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高校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传承的质量问题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学在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质量问题。首先,由于对民间舞蹈内涵的理解不足,部分教师可能会将其简化为一种纯技巧的表现,忽视了民间舞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导致在教学中无法真正做到文化与技巧的结合,无法将民间舞蹈的文化韵味和精神内核完整地传达给学生。其次,受限于教学资源和时间,部分高校在教授民间舞蹈时,过分注重形式和动作的传授,而对舞蹈背后的文化意蕴和情感表达关注不足,使得学生对民间舞蹈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最后,由于缺乏对民间舞蹈传承重要性的认识,有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并未给予民间舞蹈足够的位置,导致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学习不够深入,无法全面掌握民间舞蹈的精髓。

3.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认同度不足的问题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学传承民间舞蹈文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认同度不足。民间舞蹈是各民族长期生活实践的精神产物,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面对全球化的艺术潮流,很多学生对西方的现代舞、街舞等形式更为熟悉和喜爱,对本土的民间舞蹈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认同。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受媒体和市场的影响,西方舞蹈形式的普遍传播和流行,使得学生对此更为关注和认同;另一方面,高校舞蹈教学中对民间舞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未能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也无法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欣赏民间舞蹈的魅力。此外,对于学生来说,民间舞蹈的学习不仅是技巧的习得,更是文化认同的过程。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认同度,不仅是高校舞蹈教学面临的挑战,也是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4.高校教学资源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匹配问题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学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与教学资源的匹配问题。一方面,舞蹈教学资源不足,严重影响了民间舞蹈的传承质量。这不仅包括物质资源如教学设备、教室环境、教材等,还包括人力资源,例如专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间舞蹈文化在高校的教学和传播。另一方面,现有的教学资源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匹配度不高。例如,部分教材和教学方式还停留在对舞蹈动作的简单模仿和训练上,而忽视了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这无法激发学生对民间舞蹈的深入理解和兴趣。此外,有些高校过于重视西方舞蹈教学,导致民间舞蹈的教学时间和资源被挤压,也影响了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全面认识和深入学习。因此,如何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其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匹配度,成为了高校舞蹈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高校舞蹈教学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策略

1.加强对民间舞蹈文化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重视

舞蹈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感受和心灵的震撼,因此,加强对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视,使其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首先,应对民间舞蹈的理论教学加以强调,包括对民间舞蹈历史、流派、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的深入讲解,使学生对民间舞蹈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升其对民间舞蹈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其次,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舞蹈,通过动作的模仿和创新,体会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培养其舞蹈实践技能,进一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此外,创设丰富多元的舞蹈活动也是必要的步骤,如舞蹈比赛、演出、讲座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展示民间舞蹈的机会。只有在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对民间舞蹈文化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重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升其艺术素养,进而推动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提升高校民间舞蹈教学质量

新课标背景下,提升高校民间舞蹈教学质量的策略,应从课程内容设置入手。具体而言,一是民间舞蹈课程在教授舞蹈技巧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对舞蹈背后的文化、历史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课程设置中不仅应涵盖各类民间舞蹈的舞蹈动作、技巧、造型等,更应注重民间舞蹈的文化源流、地域特征、民俗含义等内容的教授,让学生在学习舞蹈技巧的同时,也能真正感受到民间舞蹈的文化底蕴。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应引入和培养具备丰富民间舞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通过他们的专业教学,确保学生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理解和掌握民间舞蹈。这需要高校进行定期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文化素养,以保证他们能准确、生动地向学生传达民间舞蹈的技术和文化。三是推动舞蹈教学与实践、舞蹈创新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比如,可以组织校内外的舞蹈比赛和公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战机会,让他们能在实践中提升技能、锻炼能力。这样的实践经验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民间舞蹈。四是建立完善的舞蹈教学评估机制。高校应通过定期的教学反馈和评估,了解教学的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改进。这种评估机制既可以对学生进行考核,又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五是高校应定期开展民间舞蹈教学研讨会,让教师们有机会互相学习,共享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方法。这样的研讨会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共享机制,从而提升整个舞蹈教学的质量。

3.增强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认知

新课标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学要传承民间舞蹈文化,关键是要增强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认知。首先,高校可以从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两方面入手。课程设计上,除了教授舞蹈动作和技巧,还应加强对舞蹈背后的文化、历史、地域特色等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在舞蹈实践中理解并体会到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注重民间舞蹈的动作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探究舞蹈的历史来源和文化背景,增强其对民间舞蹈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其次,通过举办各类舞蹈文化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舞蹈专家和学者进行讲解,给学生提供了解民间舞蹈文化的多元平台。让学生在学术的氛围中接触到舞蹈文化的研究成果,激发其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兴趣和思考。再次,组织学生赴当地进行实地学习和调研,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舞蹈的生产环境,接触舞蹈的原生态形式,亲近舞蹈源头的文化气息。这种实地的学习体验,能让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有更深、更直观的认知。最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教学资源、虚拟现实技术等,打造生动、富有情感的民间舞蹈教学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感官上直观地接受和认识民间舞蹈文化。这种对舞蹈文化的直观认知,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其对民间舞蹈文化的认同感。要增强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认知,必须将其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舞蹈技巧的学习中感受到民间舞蹈的文化魅力,产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从而真正实现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4.优化高校教学资源配置

新课标背景下,优化高校教学资源配置,对于高校舞蹈教学传承民间舞蹈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需要从硬件设施、教材、师资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四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在硬件设施方面,提升舞蹈教室的规模和功能性是第一步。民间舞蹈的特点决定了其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更具灵活性的环境。因此,舞蹈教室的规模需要扩大,地面的材料需要具备舞蹈演出的特殊性,例如安装弹性地板来保护学生在舞蹈时不受伤害。此外,增设专业的音响、照明设备,可以模拟实际舞台的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此外,引入舞蹈录制和播放设备,也可以使学生在课后反复观看自己的舞蹈,从而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其次,在教材方面,对现有教材的改革和优化尤为关键。应选用或编写反映我国丰富多样的民间舞蹈文化,包括各民族特色、地方风俗、历史变迁等内容的教材,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民间舞蹈的热情。另外,教材中应融入丰富的图片和音视频资料,将抽象的舞蹈动作、音乐节奏等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直观感受到舞蹈的美感和韵律感。对于高级课程,教材应深入分析各种舞蹈风格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舞蹈的精髓,从而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信息化教学资源方面,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整合和分享,打造丰富多元的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学习效率。只有当各方面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民间舞蹈,体验民间舞蹈的魅力,从而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结  语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高校舞蹈教学要注重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使民间舞蹈文化能够在高校的新材料有限公司体系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但是,在当前高校舞蹈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专业教师、学生缺乏兴趣、课程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基于此,高校舞蹈教师应该加强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和学习,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课程内容。此外,高校还要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民间舞蹈文化活动,利用校园文化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父母,进而实现高校舞蹈教学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相互促进。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学传承民间舞蹈文化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邹鹏.高校舞蹈教学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有效策略[J].艺术评鉴,2022(17):145-148.

[2]王舒洋,杨洁.浅谈民间文化在舞蹈教学中的渗透——以藏族民间舞蹈为例[J].当代音乐,2021(11):175-177.

[3]陈二勇.浅谈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J].大众文艺,2021(1):165-166.

[4]邹文静.浅析民间舞蹈教学对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思考[J].戏剧之家,2020(24):147-148.

[5]葛宗男.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传承路径研究——评《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J].新闻爱好者,2020(12):107-108.

(焦亮: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