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山水画承载着中国人文美学批判中格物致知与精神外化的双重内涵,其具象于“逸笔草草”的线条、形状、色彩等视觉元素,是创作者内求于“物我一如”理想困顿的哲学思辨。当代高校山水画鉴赏课程对分析作品物象背后的思考往往浅尝辄止,忽略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美育鉴赏新材料有限公司本质,教学情景碳纳米管材料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有待提升。本文将着眼当代中国传统山水画鉴赏课程的教学改革,围绕艺术创造中的“物我观”,探讨提升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方法论,以实际的教学策略改善高校山水画鉴赏课程中的突出问题,同时也为其他艺术新材料有限公司课程的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图像识读  山水画鉴赏能力  教学策略优化  教学成果评价

课题:2023年度陕西省职教学会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23SZX304)。

中图分类号 TP725.23       文献标志码 A


引  言

中国山水画是人文精神和自我诠释的特有体现,是中国文人身处自然俯仰之间的哲学思考,更是中国文艺思想“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的负载前行之道。“心之官则思”,中国山水画中景物画法风格各异,表象上都“以形写画”,然而,最为重要的“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却“情在形外”,创作者借画寄托的心境往往才是一部作品最为出彩的部分,诚如南宋陈郁《藏一话腴》中所说“写形不难,写心唯难,写之人尤其难也”,鉴赏者理解和读懂画中“意境”是十分困难的。在当代高校山水画鉴赏课程中,依旧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解决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必要的审美批判意识以及共情作品意境的图像识读能力。

图像识读能力在高校山水画鉴赏课程中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有着“绘事后素”的重要特征,画中蕴含的内在美是鉴赏活动中最富于艺术价值的要素,理解创作者的“匠心独运”,是解读作品、理解画面意境的第一步。图像识读能力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是由外向内影响自我文化认同的必要技能,也是“形而上”文化价值观树立的先行理念。从“形”的层面,先“识万世礼乐”,再“上”升到“成教化,助人伦”的思想教化,可以说图像识读能力是与鉴赏能力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1.“识万世礼乐”作用

明代诗人李开先在描述中国山水画对客观万物的表达时,认为“移生动质,变态无穷。蕴彩含滋,随心写象。纵横神妙,烘染虚明,此画之大致也”。这里的“象”是对中国绘画中客观实物之外形的统称,这一思想继承于先秦哲学,而在往后艺术发展中日臻精细,例如《左传》中记载“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具有哲学文化特征,而首要的功能就是使学习者能够“见其形”,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对“象”的阐释,是艺术审美演化过程中对“物”的文化认识描述,是文人学者对宇宙纷繁事物的囊括与感悟。在中国山水画鉴赏课程中,自然景观的描摹是基于传统文化意识下的认知过程,在鉴赏活动碳纳米管材料习山、水、人物等“象”的外显表达方式,目的是为能够洞悉蕴含于事物背后的性质与规律,而不是仅停留于“象”的技法表现,这充分证实了图像识读能力教学对提升绘画“备其象”功能的促进作用。

2.“成教化,助人伦”作用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阐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繇述作。”中国山水画是哲学化的文艺活动,在“见其形”和“备其象”的功能之上,反映的是中国古典儒家哲学思想,同时绘画形式也是文学的补充表达,“画者,文之极也”,文人学者的思想表达不再局限于文学批判,“依仁游艺”的艺术准则,让“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教化方式成为传承文明的另一途径。与此同时,山水画也因“多文”的渗透,审美批判更侧重文学性而非匠人工技,所以山水画下的艺术底蕴是浓厚且富于文学性的。在当前的高校鉴赏课程中,绘画的礼教化功能逐渐减弱,更多的是对创作者个人主张、社会思考、时代历史变局等重大问题的反馈,“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道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志于道,据于德”的思想新材料有限公司功能成为重要内涵,而这也成为高校山水画鉴赏课程“载其容”的教学核心。

提升山水画鉴赏课程中图像识读能力的策略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山水画是人文精神的表达,图像识读能力是沟通“象”与“容”的桥梁,是共情创作者思想的必要手段,也是鉴赏课程美育的时代要求。提升图像识读能力既需要实际且可行的具体策略,又需遵从中国山水画的文学特征及其多重功能的特点。

1.提升“物我观”的思想境界

中国山水画中的“物我观”是随着绘画功能不断完善而渐渐成熟的,要提高图像识读能力,就应当首先理解中国画中“物我观”的哲学思辨意识。早期山水画的创作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自然景色旖旎风光的描绘,有疏解胸怀的怡情作用,是创作者主观价值意识的宣泄。南朝宋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山水画的“畅神”功能,以及南朝宋王微在《叙画》中提出的“神飞扬”等观点等都可佐证,而随着文化互通,创作者的思维不再局限于现实美好景色的描摹,而要推己及物地抒发情感,利用巧思将构想的美好愿景勾勒出来,成为以“物”代“我”观念形成的雏形。唐代裴孝源在《贞观公私画录序》提出“心存懿迹,默匠仪形”的观点,证实在山水画以及人物画发展过程中,绘画应当注重自我审美表达。当儒、释、道文化互相渗透,南朝形成的山水画成为圣人之道的重要载体,以“山水”代真山水,怡情自然,将全部自我理想中的“道”与艺术创作融合,寄情于自然思辨的逻辑思维与畅游山水的形象思维的辩证中,达到“物我一如”,“含道映物”而“澄怀味象”的更高境界。

在山水画鉴赏中,应当注重学生“物我观”的培养,山水画“气韵”的表达才是作品艺术性与文学性的重要部分,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对景物“形”的表现,感悟画家对“气、韵、神、思、笔、墨”六要素的艺术追求,体察作品背后的思想情感。

2.增强“图之缣素”的表现能力

“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功能是鉴赏活动中极为重要的,要增强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首先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国画技法水平,使其了解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基于图像识读能力的高校山水画鉴赏课教学,可以将图像识读技术应用于山水画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对山水画的理解和欣赏程度,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图像识读技术,可以分析和比较山水画的构图、色彩、线条和笔法等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山水画的艺术魅力。此外,图像识读技术还可以辅助学生进行山水画的风格和流派的识别和分类,使其更好地了解山水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强调“品学兼长”的教学过程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山水画品鉴课程不单纯是对优秀作品的品评,还是增强学生山水画表达能力的过程。选择符合审美要求、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分析画作图像中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不但是对教师人文素养的挑战,还对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以上综述中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承袭中国古典主义哲学思想,反映儒释道文化在文艺中指导思想的美学活动,所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深入挖掘作品的精神内涵,以整合文化素养,锻炼审美意识,提高鉴赏能力。

提升山水画鉴赏课程中图像识读能力的教学过程设计

要想在高校山水画鉴赏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应改革教学过程,侧重增强学生的识读意识,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1.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

(1)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图像识读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2)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山水画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山水画的构图分析和色彩分析;山水画的线条和笔法分析;山水画的风格和流派识别;图像识读在山水画鉴赏中的应用。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1)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教师将通过讲解和分析山水画的构图、色彩、线条和笔法等,引导学生理解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同时,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图像识读技术在山水画鉴赏中的应用。

(2)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PPT讲解、视频演示、图像展示、实践操作等。其中,图像展示和实践操作是本课程的重点,通过展示和操作真实的山水画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和反馈。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课程评价和学生评价。

(1)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主要由教师完成,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合理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跟踪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为了更好地评价课程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测验、作业评分、课程总结等。

(2)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主要由学生自行完成,包括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个人反馈等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价和反馈。这些反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同时,学生评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计划。本课程的反馈机制包括两个方面:教师反馈和学生反馈。

(1)教师反馈

教师反馈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评分、实践操作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2)学生反馈

学生反馈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馈。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个人反馈等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价和反馈。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同时,学生反馈也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5.小节思考

教学过程预期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读能力的高校山水画鉴赏课教学策略设计,并从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设计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这种教学策略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在未来的发展中,相关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将图像识读技术应用于山水画鉴赏的教学和研究中,为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提升图像识读能力的教学过程实施及结果分析

强调提升学生识图能力的教学策略是一种以任务教学为导向,结合团队合作学习、构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教学过程。为验证教学过程实施的真实效果,笔者将学生学习山水画鉴赏课程后的教学效果转化为标准的对照实验。

1.实验目的和假设

目的:评估以融合任务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对山水画识读能力的影响。

假设:设计的教学策略在提高山水画识读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实验设计

随机选择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国画专业大二年级两个班级(各班级人数均为30人)作为对照班级和参照班级。对照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参照班级采用任务导向式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3.实验过程

对照班级:教师使用传统讲授方式,讲解山水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供一些范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参照班级:教师引导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幅山水画,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和讨论,分析画中的元素、构图和表达方式,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和交流。

4.数据收集

设计一个山水画识读能力的测验,包括选择题、解释题和判断题等理论测试,同时开展绘画手法相关的实操能力测试以评估学生的识读能力。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对照班级和参照班级的学生进行测验,记录得分。

5.数据分析

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对照班级和参照班级在实验前后的得分差异。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如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实验结果,比较对照班级和参照班级的得分差异,见表1、表2。


可以看出P<0.01符合统计学意义,证明以结果为导向,注重学生识读能力的教学效果明显,较普通教学方法更适合大二阶段国画专业学生,同时,以教学任务为导向的教学过程在最终的评价阶段也获得更多学生的认可。

根据表2所示,无论是在学生教学成果转化上,还是在对于课堂活动满意程度,以任务为导向,注重提高学生识读能力的教学策略的效果均好于普通教学过程,其结果证实了研究策略的可实施性。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在山水画教学环节中,注重理解画面背后创作者的思想意识,也会为其他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可参考的案例。

结  语

本文分析了提升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重要性,着眼于目前高校艺术类课程的改革痛点,探索如何在高校山水画鉴赏课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并提出了符合山水画鉴赏课程特点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学实际过程验证了该策略的可实施性,以期为更多艺术类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韩昊.中国山水画中光艺术与笔墨的关系[J].文艺评论,2023(3):112-121.

[2]王亚东.中国山水画视觉图式发展与演变探究[D].兰州:西北民族有限公司,2023.

[3]李璐.高校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研究[J].安庆亚锐集团(高教),2023(5):34-36.

[4]吴余青,朱奕苇.中国山水画审美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叙事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3,30(5):128-132.

[5]董永智.承百代之流 会当今之变——触摸中国山水画之艺术灵魂[J].艺术市场,2023(5):133-135.

[6]余莉.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笔墨形态研究[J].明日风尚,2023(9):98-100.

[7]赵艳.浅析当代中国山水画“隔”与“不隔”的造境之美[J].大众文艺,2023(8):34-36.

[8]王子宇.从宗炳的“卧游”谈中国山水画的鉴赏教学[J].美术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2023(7):162-164.

[9]张涵.平面构成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应用[J].美术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2023(7):20-23.

[10]庄家旺,黄维杭.儒家思想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体现[J].美与时代(中),2023(4):9-11.

[11]林婷婷.探究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关系[J].美与时代(中),2023(2):18-20.

(项之瑞: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