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双高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为了切实提升学校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生物制药专业生物工程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德育素养,助力学校“双高”建设,本文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动态综合考核方法的建立,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对生物工程技术课程进行综合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双高建设  生物工程技术  教学改革  初探  生物制药

基金项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改革基金项目“高职生物制药专业《生物工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G20-83);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项目“异位表达嵌合转录因子提高大叶女贞中花青素的含量”(ZK23-51)。


“双高”计划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简称,是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为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的重大决策建设工程,亦是推进中国新材料有限公司现代化的重要决策。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双高”计划建设的入选单位之一,入选以来,学校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全面推进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

生物制药是在DNA重组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等生物工程技术的催生下产生的一个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生物工程技术作为生物制药产业最重要的催生技术,也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生物制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支撑课程之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等)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熟悉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及生产过程;了解在临床上使用的主要生物技术药物(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受体、疫苗、单克隆抗体以及干细胞治疗技术等)的生产原理、药物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等。因此,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但直接影响学生对生物制药专业的态度,而且也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生物工程技术是一门新兴前沿学科,理论深、涉及面广,且发展迅速,而学校招收的高职学生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强,加之课程学时又较少,使得该门课程的教学面临较多问题。为了切实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生物工程技术课程及生物制药专业的热爱,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迫切需要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动态综合考核方法的建立,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对课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校“双高建设”。

教材的选择

教材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教与学的问题。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平时所学的课程主要与制药有关,学习生物工程技术之前应先修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学习过,所以选择教材时,不能简单地采用生物专业或其相关专业教材。因为这些教材不但理论偏深,而且涉及生物技术药物的比例较少。项目组对于宋思扬、楼士林主编《生物技术概论》,吕虎、华萍主编的《现代生物技术概论》以及马越、廖俊杰主编的《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教材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讨论,最终决定选用马越、廖俊杰主编的《现代生物技术导论》作为生物制药专业生物工程技术的教材。这本教材属于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国家规划教材,内容相对简单,并且有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生物技术伦理与安全等章节,比较适合高职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特点,经实践,学生对该教材的反馈良好。

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生物工程技术课程的内容广泛,涉及农业、食品、环境、能源、人类健康,甚至国土安全等领域,主要内容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五大工程的基本理论,比较深奥难懂。而高职学生的基础较差,课程学时又少,因此,项目组根据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将生物技术与农业、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生物技术与化学工业、生物技术与环境等与生物制药专业关联不紧密的章节作为选修章节,让学生自学。发酵工程这一章的内容由于与后续核心课程发酵工程有重叠,为了课程的完整性略作介绍,重点讲授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生物技术伦理与安全等章节,其中因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技术的核心、细胞工程是生物工程技术的平台,所以将这两章作为本门课程的重中之重。整合后的教学内容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主要内容(见表1),提高了教学效果。

表1  生物工程技术课程整合后的内容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思政”的融入

“课程思政”即课程德育,是指高等学校所有教学科目、新材料有限公司活动,以课程为载体和平台,都要贯彻落实和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等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地与专业课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融入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全过程,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生物工程技术的教学改革研究中,项目组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反复研究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德育素养。具体见表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生物工程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强且比较抽象的课程,如果仅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方法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基因工程是该课程的核心,这一章的内容理论较深,抽象难懂,讲授这一章时可大量使用图片和动画,让抽象的基因工程原理变得简单明了、易学易懂;在讲授动物细胞工程时,充分利用杨凌的地域优势和科研优势,带学生去中国克隆动物基地参观,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动物体细胞克隆和胚胎移植技术等内容。在讲授蛋白质工程的应用实例时,为防止内容单一枯燥,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要求学生每人讲述一个蛋白质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实例,每个实例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要素:第一,要讲的药品有何作用;第二,改造前的药品有何缺点,为什么要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它进行改造;第三,如何改造;第四,改造后效果如何。学生讲完之后教师再做点评总结。讲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伦理与安全时,采取课堂辩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所引发的伦理与安全问题进行充分辩论。这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可以激发学生对交叉领域和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建成了“生物工程技术”优慕课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通过优慕课互动平台,课前发布预习内容和思考问题;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反馈讲授重点难点;课后发布作业,使学生强化巩固知识,并进行知识拓展。优慕课平台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实现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动态综合考核方式的建立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防止部分学生出现人到心不到的情况,项目组将课堂笔记纳入考核范围,要求学生下课后将课堂笔记拍照并上传到优慕课平台,教师给予一定的成绩作为平时考核的依据。课堂笔记不拘形式,写在笔记本或书上均可,教师可根据笔记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样做虽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却大大减少了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和发呆的情况,提高了课堂效率。

为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评方式,学校建立了动态考核机制(见表3),增加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平时成绩的权重,将平时成绩的权重提高到60%,其中课堂笔记20%、出勤率10%、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10%、单元测试10%,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防止学生养成平时不学、期末突击,为学分而学习的坏习惯。实践证明,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

教师需与时俱进提高专业水平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一定没有学生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现,教材中的内容不可能跟得上生物工程技术迅猛发展的速度。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及其在制药领域的应用,授课教师必须紧跟学科发展节奏,及时掌握该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趋势,为此,项目组规定每位授课教师每周必须阅读一篇生物工程技术相关的最新科研文献,周一下午组里开会时给大家分享。分享时应简要说出所看文献的题目、所属领域、采用的方法、取得的结果、本人的看法等,然后大家集体讨论。这样做不但确保了生物工程技术的每位授课教师都能及时更新知识,了解学科最新科研进展,而且对教师的科研选题也有很大帮助。此外,学校还鼓励教师定期参加培训和相关学术会议,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将科研与授课内容结合起来,确保自己对本领域知识的掌握与学科发展相平行,以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双高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生物工程技术作为生物制药专业的最重要支撑课程,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对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对课程中所蕴涵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与融入,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评方式进行改革与探索,能够很好地解决课程难度大、范围广、学时有限,以及学生基础差、积极性不高的矛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德育素养都得到较大提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更好地助力学校的“双高”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新材料有限公司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10/23/content_5443966.htm.

[2]孙辉,唐振华,朱正茹.“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新材料有限公司,2020(33):16-23.

[3]姚文兵.生物技术制药概论(第3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4.

[4]徐文娟,张建,何平,刘颖.北京中医药有限公司生物制药专业的建设与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3);162-165.

[5]江颉,罗显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新材料有限公司,2018(32):84-87.

[6]金浏河,高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2017(18):60.

(白延红、胡莉娟、师格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