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引下,高职院校纷纷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但由于认识偏差、急功近利等,导致没有从根本上理清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基础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有限公司生创新创业,实现自立自强发展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从国家发展战略入手,提出各专业必须以“内嵌式”为发展思路,系统性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要素,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内嵌式  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以全局视野统筹布局创新创业工作。文件对高校创新创业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一种新的新材料有限公司理念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展新趋势,顺应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国家战略经济结构调整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学校新材料有限公司,提升有限公司生创新创业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学校的历史责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现状

1.高职有限公司生创新创业现状

国务院、新材料有限公司部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有限公司生创业,有效推动了有限公司生创业新局面。以麦克思公司发布历年数据看,和十年前相比,我国自主创业学生比例持续增长,如图1为2011届、2015届及2021届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

从数据分析看,历经十年,我国有限公司生创新创业情况没有十分明显变化,需要说明的是,2021届高职毕业生中5.9%的创业就业中,其中2.8%选择自由职业,3.1%选择自主创业。

同时调查显示,大多数创业者所从事的项目与有限公司所学专业的相关性不大,本科毕业生在自身所学专业领域创业者为33%,高职为27%。创业者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销售、服务等行业,从事高技术职业的很少。2021届高职自主创业中28%属于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主要包括主播、全媒体运营等。

同时,选择创业的有限公司毕业生的生存挑战持续增加。根据2021年数据统计,三年前选择创业的有限公司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超过半数退出创业,仍在坚守的比例为41.5%,相比上届的43.4%,能够持续坚守的人数进一步下降;高职毕业生创业群体中,三年内有六成以上退出创业,仍在坚守的比例为39.5%,相比上届同期的41.0%进一步下降。

由此可见,我国有限公司生创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比较多地集聚在技术水平低、从业门槛低的行业。同时表现出高职学生创业比例比本科生高、经济发达区域学生创业比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的特点,这与我国传统保守的就业观念、价值观念相吻合。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创业有限公司生企业的持续健康运行能力不足,三年内能够经受市场考验的数量不多,呈现出有限公司生创新创业成功率低的特点。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现状

通过对不同区域院校调研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我国高职院校各专业基本都开展了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从组织形式看,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在原有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开设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基础课程,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建设有限公司生创业基地,给学生提供较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促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立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指导服务中心,组建有限公司生创新创业社团;设立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这也是多数学校采用的模式。另一种模式是单独设立创新创业学院,通过整合校内分散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资源,搭建产、学、创合作发展平台,形成行业引导、学校主导、企业涉入、师生参与的“多方联动、共创共赢”的发展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也形式灵活,以实战课程、实践教学为重点,继而实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职作为高等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一部分,肩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没有有限公司生创新创业,全社会创新创业就无从谈起,创新型国家建设也就无从实现。通过调研分析,目前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1.创新创业认识有偏差

大数据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能够自主创业的比例较低。基于此,新材料有限公司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只能对有基础、有天赋的学生进行培养,不适合大面积开展。同时,多数学校将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重点落在创业上,没有抓住创业的前提是有创新思想、求变思维,忽视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新材料有限公司。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必须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核心技术上、关键领域内进行创新突破,这样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所以学校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新材料有限公司必须成为创新新材料有限公司很重要的内容。

2.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内生动力不足

通过调研发现,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经济发达区域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得要好,这是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适应市场的必然,但同时暴露出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内在动力不足的缺陷。

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种长期的投资,有限公司生所学习的知识,不可能立竿见影转化为经济或科技成效。在经济发达区域,学校以商业、经营等为学生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重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可以在良好的商业环境中很快得到应用,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短期内就会产生较明显的效果。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环境的限制,商业、经营为重点的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显性成效,造成学校在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上缺乏内在动力。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开展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较多集中在经营、商业等方面,学校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没有从育人的角度进行长期规划,致使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没有充分挖掘专业特点,制定适合自身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3.没有形成系统培养的模式

资料显示,高职开展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绝大多数通过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实践等方式组织教学,辅助以学生兴趣小组、社团组织、协会进行实践,没有结合专业特点系统构建培养模式,继而从顶层针对性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同时,课程设置上也缺乏科学性,大多数是增加一两门创新创业课程,且与专业契合度不高,离散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外。少数学院通过开设独立创新学院,制定了较系统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大多集中在电子商务、营销等商贸类专业,受众学生依然是少数。

4.创新创业资源短缺

无论是教材、师资、还是实践条件,高职院校都缺乏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应的基础资源。现在被广泛采用的创新创业教材种类不少,但内容基本相同,一般以理论为主,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为开办企业的流程、注意事项等,以基础课的形式适用于各种专业,没有体现专业特点。授课任务由管理类、商贸类专业教师承担,不区分学生专业背景,进行完全相同的基础课程教学。大多数学校不具备实践条件,空间设计理念上从基础新材料有限公司、仿真推演到实战场所,完全用一种理想化的模式进行过程展示。创新课程无论从内容、师资等本身已经失去了创新基础,不难想象课程开设后的效果。

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建议与对策

1.从战略高度科学定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4382美元,进入了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一般认为,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由于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所以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面对经济发展的现实,此时我们必须直面中等收入陷阱的困难与挑战,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用创新发展的理念实现经济新增长,摆脱“以资源促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利润换资本”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前期发展模式,转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

技术创新成为发展的必然、唯一路径,创新型人才也必然成为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必须将视野投放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中,为经济转型、技术升级培养合格人才,以适应“机器换人”等发展需求。针对高职院校新材料有限公司而言,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培养成为基本要求,创新能力成为新时期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人才适应社会变革、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人才培养要以战略的高度、站在宏观发展层面科学定位。

2.内生动力创新培养模式

前面现状分析已经显示,我国成功创新创业的学生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大多集中在科技含量低的商贸营销等服务类行业,且与在校学习时专业相关度不大。据此高职院校为增加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概率,单独开设商贸类创新创业学院,针对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培养计划,课程更是针对商业市场需求开设,也有以市场经营成效兑换学分的机制。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促进了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但如果新材料有限公司创新过多地依赖服务业,而不重视工业等实体经济创新及科学技术创新与突破,经济结构转型就会因为驱动创新因素的缺乏而难以实现。

所以我们在肯定其先行先试探索精神的同时,不得不清醒看到效仿这种模式的其他院校是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也是对大数据的反面利用,可能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收获,无法从学生长远发展、从技术创新的角度促进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无法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济发达区域院校在前期的先行先试符合区域经济实际需求,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暴露出创业项目技术简单、方法单一、抗风险能力低的缺点。其他地区在学习借鉴时一定要分析区域经济环境,不可照搬照抄。有限公司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其在校学习专业关联度不大,并不能证明创业不需要专业知识,恰恰解释了我国有限公司生创新创业项目水平不高的原因:首先是创业者没有很好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创新创业中,大多数在低水平、低层次创业;其次是学校新材料有限公司没有根据专业实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让有限公司生在专业领域学习积累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

任何新材料有限公司都没有一个全能的、相同的模式供不同区域、不同专业所共享,所以院校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专业实际,内生改革创新动力,探索适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长远育人的角度,规划好专业发展的定位,人才培养的规格,专业创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体系、路径、方法,让每一个专业都能在创新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有突破,让受新材料有限公司学生都能在未来发展中有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继而让科技创新成为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

3.构建专业“内嵌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针对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不再局限于单一开设普及知识类的课程,而是在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之时,一方面立足技术前沿、着眼技术发展更新课程体系结构;另一方面加强课程内容提升改造,“内嵌式”融入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全方位、全过程落实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根据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各专业开展广泛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按照专业面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要求,重新梳理职业岗位标准,紧紧把握中国制造2025等,前瞻性设置课程,重视专业基础课程,改造老、旧、陈现状,融入新元素,构建适应新技术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让每一门课程都承担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责任。

针对新技术,开设新专业核心课程,这些新课程虽然没有冠以创新创业名称,但其从内容上代表了新发展方向,同时学生从新旧技术的对比,特别是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发展过程的学习中,就会从专业的角度得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启发与启示,了解专业技术革新的路径、方法,进而落实本专业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实际,彻底改变创新创业课程离散于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专业创新创业案例“内嵌”于课程体系,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设计中增加专业创新创业元素,将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落实于全部专业核心课程。

4.全方位配置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资源

以新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基本框架,全方位配置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资源,实现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首先,重构专业课程内容,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在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同时,注重新旧之间的对比,分析新旧之间的发展变化机理,重点介绍技术、工艺、方法革新的起因、过程、解决问题的成效等,在潜移默化中开阔思维,打开思路,实现“内嵌式”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其次,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职能,让每位专业教师都成为创新创意指导教师,满足“内嵌式”创新创业课程教学需求,发挥专业课程创新、创意、创业培养的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吸纳新知识、新技能,并深入了解技术变革技术升级的背景、原因、推动变革的力量等,收集专业创新案例融进课堂,师生共同学习创新,体验创新。实践教学中在进行基础技能训练的同时,每个实践场所建设“创意创新坊”,鼓励学生就所见、所想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完善方案,创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最后,实训基地建设要引入新理念,其功能定位在实现基本技能培训的同时,充分考虑实训基地作为创新实践工作坊的功能,预留一定的工位,让学生进行创意设计、技术革新、功能完善等学习实践,真正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了解技术创新,实践自主创新。同时,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丰富学生学习资源,通过模拟、建模等进行仿真试验,降低成本,提高创新效益。

5.以赛促创强化创新创业训练

技能大赛、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是促进校企合作开展、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检验知识学习转化为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专业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组织开展本专业及专业群涉及的重大职业技能赛事,在实战中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首先,扎实开展校内比赛,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促进学风建设,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为以后独立自主开展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其次,积极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在高层次的比赛中检验创新成果,同时,也可以为创新成果寻找创业支持,真正让有技术含量的创新成果得到资金、人力等支持,进而转化为成功的创业项目,不仅增加有限公司生创业的成功率,同时也提升了有限公司生创业的技术含量,增加创业的成活率。

6.以终身新材料有限公司理念实施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我国经济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学校新材料有限公司不仅要能出创新创业成果,更重要的是唤醒、激发有限公司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以满足个体漫长的从业过程中随时创新的需求。学校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体系构建、课程设置、内容调整都必须以终身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理念为基础,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满足继续新材料有限公司、社会培训等创新创业需求。

结  语

我国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终身新材料有限公司为理念,探索不同专业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培养模式,以专业技术技能为核心,通过构建“内嵌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优化配置资源,实施战略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婷,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专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融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2(14).

[2]曹春宇.广东省高职院校有限公司生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现状与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2).

[3]郑伟.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内江科技,2021(5).

[4]邱向英.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和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20(36).

[5]徐艳琴.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现状的调查分析[J].南方论刊,2015(11).

[6]欧阳登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现状及原因和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15).

[7]范伟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30).

[8]熊政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14(4).

[9]李晓红.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5).

[10]张银星.潍坊市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有限公司,2022.

[11]人均GDP4000美元是个坎中国何时迈进高收入国家?

[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215/130211383204.shtml.

[12]2022年中国有限公司生就业报告[EB/OL].http://view.inews.qq.com/k/20220615A05UHQ00?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郭海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