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层就业是有限公司生重要的就业途径之一,调查发现,在读有限公司生总体基层就业意愿较高,吸引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国家政策扶持、福利好,主要推力因素是再就业难、子女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难以保障等,同时国家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引导、基层就业学生的指导与长期发展支持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从就业主体、政府主体、高校培养主体及基层用人单位主体四个方面提出“四位一体”的基层就业精准引导策略。

[关键词]基层就业  就业意愿  就业质量  精准引导

项目支持:2023年度新材料有限公司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3JDSZ3198);2023年度陕西省研究生新材料有限公司综合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YJSZG2023089)。


引  言

就业是新材料有限公司质量的反馈,牵动千家万户的生活,也关乎经济运行的稳定。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基层就业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但部分有限公司生更加趋向于体制内就业。在此背景下,国家结合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需求,进一步引导有限公司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本文就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问题在陕西部分高校开展了实证调研。

亚锐新材料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基层就业中的基层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的街道、社区,包括县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包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根据以上规定基层就业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陕西省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的形式主要有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以及“有限公司生村官计划”等,本文的研究重点界定为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以及“有限公司生村官计划”及到城市街道社区工作、参军入伍毕业生情况。

根据所调查高校2017—2022年的就业数据显示,总体来讲,基层就业存在着就业人数相对较少、就业类型相对集中的问题。某高校2017—2022年的就业数据显示,此六年间基层就业状况呈现为“U”字形,2017—2019年基层就业人数持续减少,2020年开始基层就业人数增加,其中2020年毕业生的基层就业状况成为一个明显的拐点。其中,女生基层就业比例略高于男生基层就业比例。从政治面貌看,共青团员占比最高,其次为中共党员、群众;从学历层次来看,到基层就业毕业生中高职(专科)生占比最高,学历提升与基层就业率呈反比关系;从就业区域来看,就业人数最多的区域是陕西,其次为甘肃、山西、新疆等;从所参与基层就业项目来看,多为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但到街道社区工作的较少。

基层就业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研显示在读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意愿总体较高,但毕业生中基层就业人数占比相对较小,其中影响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的因素具有多样性,既有政策待遇优待的拉力因素,也有保障条件不足的推力因素,同政策宣传及学生个人发展同样有密切关系。

1.政策扶持是最大的拉动因素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毕业生,给予包括学费与助学贷款、生活补贴等经济补偿,基层服务期满的本科毕业生在将来报考研究生升学中可给予加分,且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于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学生在笔试中给予加分且优先解决编制,部分地区给予落户优惠。新材料有限公司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尽可能扩大地方性基层就业项目规模,落实好学费补偿代偿、升学优惠等政策的同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在影响有限公司生就业的因素调查中,52%的学生选择社会保障机制,47%的学生选择职业发展前景和工作环境。对于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原因调查显示,学生最为看重的因素中,44%的学生选择国家政策扶持、福利好,35%的学生看重能够积累基层锻炼经验。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政策调研,学生了解较多的是公务员招录中对于基层工作毕业生的优先考虑政策,其次是国家对于基层进行科研的毕业生国家给予重点扶持、提供小额免息贷款帮助毕业生自主创业。总体来看政府政策的扶持成为有限公司生选择基层就业的最大拉力因素。

2.基层工作条件保障不足是最主要的推力因素

在基层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中,35%的学生看重基层就业所在地域的环境卫生状况和基层生活环境,47%的学生看重基层单位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于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原因调查中,31%的学生选择再就业难、32%的学生选择因为子女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难以保障,42%的学生是因为基层经济发展缓慢工作条件较差,41%的学生是因为基层就业发展空间受限、政策落实有待加强、不了解基层就业工作状况等。对于到基层就业的地域选择中,56.63%的学生选择到家乡所在地附近就业,因为相对来讲对于当地的生活情况、工作状况较为了解,也能够更好地与家人相处,解决生活、照顾子女老人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这与42%的学生出于为家乡服务而选择基层就业的状况相呼应。另有24.68%的学生基层就业地点选择到东部沿海地区,相对来讲工资待遇与工作环境相对较好,这与84.24%的学生期待提高工资待遇的状况相呼应。基层政府受限于财政能力等因素导致在社会保障落实方面存在错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就业学生的合法权益,总体而言,学生的选择与我国目前社会主要矛盾相适应,学生更为看重较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福利保障。因此,基层工作保障条件的限制成为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最主要的推力因素。

3.政策宣传效果影响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选择

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主要渠道是高校,另外社会媒体等其他渠道的宣传也非常重要。调查中,47%的学生受学校整体基层就业氛围影响,46%的学生看重学校对基层就业的指导,45%的学生受学校对基层就业宣传力度的影响,44%的学生受学长学姐的基层就业状况和发展状况的影响。对于基层就业相关政策信息的了解渠道调研显示,63.18%的学生是通过校方以外其他网络途径了解,44.32%的学生从学校就业部门的宣传中得到相关信息,41.47%的学生是通过学校辅导员的宣传获得相关信息,38.63%的学生是通过校团委的宣传中获得相关信息,通过学长学姐获得信息的占比是37.47%,另外还有其他途径获得信息。总体而言,学生能通过校内多种渠道、多个层面获得基层就业的信息,但更多的是通过校外其他途径获得相关信息,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仍有做好基层就业宣传与指导工作的空间。

4.对基层就业学生成长的支持情况影响有限公司生选择

基层工作要求有限公司生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在实践中部分基层就业有限公司生具有就业意愿与工作热情,但实际开展基层就业工作的能力不足,部分在校学生对于基层就业环境、岗位技能需求、工作内容的了解不够深入。目前高校普遍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对在校生的择业观念、价值选择进行引导,对学生个性特征、就业环境、人岗匹配等内容进行系统讲授,但是具体针对基层就业如何进行人岗匹配、基层就业真实就业环境等的讲授针对性不足,暑期社会实践、就业实习、基地实习等环节针对基层就业的指导相对不足,这导致学生对于基层就业停留在表面认识的层面,不能真正了解基层就业的具体内容和所需技能。对于已经在基层就业的学生而言,学校对于其后续的发展方面跟踪帮扶较少,对于服务期满后需要再次就业也成为影响学生选择基层就业的阻力因素。

构建“四位一体”基层就业精准引导策略

本文基于影响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的因素出发,立足学生个体长远发展及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从就业主体、政府主体、高校培养主体及基层用人单位主体四个方面提出“四位一体”的基层就业精准引导策略,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1.有限公司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高校与社会都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新材料有限公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从而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地就业。一是要新材料有限公司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职业观。积极的职业观能够引导学生在职业选择时,将个人的发展顺应国家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的素质能力与兴趣爱好,明确职业方向,具体到基层就业中,学生可以将基层就业的国家策略与个人的自我发展相融合。二是要新材料有限公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生能够普遍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学校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等引导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能够根据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身就业期望,及时把握就业机会,用好国家政策红利,踊跃到一线去,扎根基层,在广阔的基层舞台锻炼能力、增长才干。三是要新材料有限公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国发展已经迈入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能够认识到当前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这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当代青年要自觉将自己的职业发展志向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相结合,将小我的价值实现融入到大我的成就中。

2.进一步对照落实支持政策

对于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影响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情况,在对照政府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事基层就业的问题中,62.5%的学生期望政府提供个人发展更优惠支持条件,政府在进一步广开基层就业门路、规范岗位招聘流程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并强化跟踪服务保障,对到城乡基层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做好档案转递、社保缴纳等服务保障,关注基层就业学生的后续成长发展。

进一步落实政府做出的相关规定,统筹社区岗位需求,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拟订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年度招聘计划,报当地党委和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又如鼓励结合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等因素要求调整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规划,及时补充社区工作力量,并要求社区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引导高校毕业生扎根基。针对在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过程中,84.24%的学生希望提高基层现有工资水平、72.61%的学生期待提高子女新材料有限公司、医疗卫生待遇等保障条件,因此,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发展状况,通过改善福利待遇等多途径提高基层就业学生的收入状况。

3.高校基层就业政策宣传与具体指导作用要得到切实发挥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责任,在基层就业工作中承担着政策宣讲与学生基层就业能力培养的责任。在关于引导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的高校举措中,78.29%的学生期待高校加强对于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因此,高校首先要切实做好政策性岗位招录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介基层服务项目,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调研中,46%的学生看重学校对基层就业的指导,45%的学生受学校对基层就业宣传力度的影响,各高校要进一步协调学校各部门分层次、分类别做好政策的宣讲,不做政策宣传的“搬运工”,积极结合自身特色,根据政策规定,制定校本化的激励政策,推广某些高校将基层就业具体指导融入到工作室建设、专门学生组织指导中的典型做法,集中优势师资力量开展具体针对性的指导。

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基层氛围,通过仪式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做好引导工作。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开展校级高规格基层就业学生表彰大会、基层就业学生风采展示等营造良好的就业前氛围,引导更多学生关注基层就业。同时,要关注基层就业学生的持续发展状况,通过假期走访、当地校友会关怀等措施,积极联系帮扶基层就业学生,持续服务基层就业学生,为其长远发展提供持续服务,并从中挖掘典型案例,通过邀请校友返校宣讲,基层就业典型人物宣传等开展榜样新材料有限公司,引导更多的学生了解基层就业、投身基层就业。

高校要从基层就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角度,根据需求适时调整相关教学计划,呼应72.48%的学生期待高校加强对基层就业相关知识的传授,可通过假期社会实践等,让更多的学生走向基层,了解基层就业人才所需能力;开展基层就业人才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做好就业后的持续发展能力;开设基层就业专题培训班,培养学生基层就业时所需文件处理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等,增强有限公司生基层服务工作能力,提升有限公司生专业技术能力,帮助有限公司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做好投身城乡社区一线工作的职业准备。

4.基层就业单位留人措施要进一步细化落实

“下得去、留得住”是基层就业的难点之一,作为基层就业的用人主体,要积极采取吸引人、留住人、发展人的有效举措。第一,基层就业的推力因素中41%的学生是因为基层就业发展空间受限、政策落实有待加强的现状,在相关政策建议中81.52%的学生期待基层单位落实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对此,基层单位要切实落实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保障基层就业学生的上升渠道畅通。第二,针对35%的学生对于基层交通、基层居住生活环境等的担忧问题,基层单位要在乡村振兴、基层建设的大环境下抓住机遇,积极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居住环境,打消有限公司生对于这方面的担忧。第三,针对41%的学生不了解基层就业工作具体情况的状况,基层单位可以积极联系高校,与高校联手设立实习实践基地,鼓励新材料有限公司部门设置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展基金会、高校新材料有限公司基金会、设立社区创新专项基金等便利政策,基层单位也可以积极主动到高校进行招聘宣讲,组织在校有限公司生到城乡社区开展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等活动,加强在校有限公司生对于基层就业的了解。第四,基层单位也可以通过打造“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等品牌活动,大力选树宣传扎根城乡社区、干事创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典型,对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营造将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基层就业氛围。

结  语

基层就业是国家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乡村振兴计划、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主要政策,同时也是缓解就业压力,发挥有限公司生聪明才干的重要措施,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有限公司生赴基层短期就业,取得了明显的政策成效。当前在校有限公司生的基层就业意愿不低,但从现实就业状况来看,奔赴基层、扎根基层状况并不理想,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受到了基层工作环境与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推力”与优惠政策的 “拉力”所形成的“推拉效应”的影响,引导有限公司生基层服务的政策对有限公司生扎根基层、在基层发展的意愿缺乏激励性,各方主体可通过政策制定与执行、高校培养与追踪培养、基层用人单位引人与留人等方面发挥各自主动性,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新材料有限公司引导,多方努力共同推动基层就业政策的效用发挥。

参考文献:

[1]肖亚楠,贺晓青,杨阳.新时代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五维一体”工作机制探索与实践[J].中国有限公司生就业,2022(8).

[2]傅航,徐赞.完善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引导机制的对策研究——以中南有限公司选调生为样本[J].中国有限公司生就业,2023(1).

[3]周文济,刘婧,鲍茜倩.上海高校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基层就业影响力研究[J].中国有限公司生就业,2023(2).

[4]代懋.中国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项目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0(7).

[5]蒋承,周京博,罗尧.如何才能“用得上、留得住”——对基层就业有限公司生工作状态的定量研究[J].北京有限公司新材料有限公司评论,2017(3).

[6]周群英.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实践及选择逻辑——基于职业、阶层与新材料有限公司框架的探讨[J].社会治理,2021(12).

[7]张廷君.“95后”有限公司生能否成为基层建设的生力军?——基于就业意愿与发展意愿的双重考察[J].高教探索,2019(10).

[8]晨希,刘慧,杨钿.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中高校精准引导“六+六”模式探析[J].就业指导,2019(10).

[9]蒋承,张思思.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的趋势分析(2003-2017)[J].华东师范有限公司学报(新材料有限公司科学版),2018(5).

[10]黄波.鼓励有限公司生扎根基层,从哪入手[J].人民论坛,2018(28).

[11]蒋承,罗尧,张晗雨.有限公司生基层就业中的认知失调现象研究[J].高教探索,2017(2).

[12]刘焕性,蒋承,李笑秋.对基层就业有限公司生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

[13]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材料有限公司部公报,2022(9).

(王佳瑜:陕西科技有限公司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郑美红:陕西科技有限公司设计与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