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一个时代的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被继承和弘扬,新时代的发展环境更需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我们应当从传统文化的核心词“道”和“德”入手,“道”和“德”与“仁、义、礼、智、信”共同构成传统文化的核心词,对“道”和“德”进行考辨和诠释,揭示其现实价值,尝试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并说明其对教学的启示,为文化自信增添新的内涵,为文化强国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强国奠定人文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  “道”  “德”  教学启示


引  言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推陈出新,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那么,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应该首先从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道”和“德”的深刻内涵着手,进行挖掘、探究和阐释,这应该是一个着力点。

把准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内核秩序

传统上说得最广泛的是“仁义礼智信”,这可谓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范畴。“仁义礼智信”出自《孟子·告子上》,为历代儒客推崇,是儒家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成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与“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五常”,成为泛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标准。

对“三纲”的批判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对于“仁、义、礼、智、信”——“五常”的批判有历史的合理性,当代学者也认识到其价值和意义。郭齐勇认为,儒家人文精神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在剔除其历史附着的负面性之后,完全可以提炼、转化、活化其合理因素,渗透到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去,进而作为正面、积极、健康的力量参与现代化建设,治疗现代社会的某些病症,恢复人的尊严,重建人的意义世界,重建一种“天、地、人、物、我”的良性互动关系。一切向钱看、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中心主义、缺乏诚信与信誉的现代化是非常危险的。李汉秋认为,在旧时的许多道德规范系列中,“仁、义、礼、智、信”这“五常”,较少封建糟粕,较易于与现代道德融通,较宜于代表传统美德。

“五常”作为中华伦理主体的重要部分,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它们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形成一种道德意识和理念,作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在华夏神州已影响人们两千多年,成为民族精神的构成元素,成为全世界华人精神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能发挥凝聚作用的重要因素。2006年,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在广泛征求专家建议和开展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一书,梳理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的由来、历史发展和基本内涵,并着重阐发了“仁、义、礼、智、信”的时代内涵,有力地推动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的研究。

道德这两个字,我们现在普遍是连成一个词而使用的,是指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而在先秦文化中,道德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在春秋战国时期,“道”与“德”是两个表达不同含义的词汇,在《论语》《老子》《孟子》《墨子》《鬼谷子》等书中“道”与“德”皆是分开使用的,并表达不同的含义。最早的“道”与“德”连用出现在《周易·说卦》:“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艾,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但这二词也不是表达同一含义,而是两个不同的词。在《韩非子》一书中,“道”与“德”仍然经常分开使用,“道者”出现16次,“德者”出现7次,“道”字约出现354次,而“德”字出现118次,“道”与“德”的连用却只有2次。到《荀子》书中,“道”“德”连用开始频繁出现,多达11次,《庄子》中使用“道德”16次,《管子》中道德一词使用8次,老子的门人文子的《文子》一书中“道德”一词出现达31次之多,但它们表达的仍是“道”与“德”的不同含义。可见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之中,“道”与“德”各自有不同的含义。

在韩非那里,“德”是“道”的具体体现,是依据“道”对事物进行验证“核理”的过程,“德”的形成是“道”的功劳。“道”与“德”的关系是体与用的关系,简单而言,就是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经验世界就是“德”。“德”的外在表现就是“仁”,正如《韩非子·解老》所说“仁者德之光”。

在黄石公《素书》当中指出:“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之根本。“道”“德”“仁”“义”“礼”是人立身的根本。做人处世应该“道”“德”“仁”“义”“礼”五者具备。这是做人处世的基础和根本法则,是做人的原始起点、逻辑起点。“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分开使用就是五个方面,合起来就是一个道理。这里明确将“道”和“德”列入人的立身之本当中,而且是在首位的,这就把准了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内核秩序。

“道”的内涵

“道”,是自然和人事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宇宙运行和社会前进的准则。只有把握了这个“道”,才能万事顺利。“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大而八荒之表,小而芒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所谓道,就是人所走的道路,引申为人的实践所要遵循的自然规律,万事万物各自变化不息,但万事万物却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而谁是背后的主宰呢?就是道。在老子看来,道本于自然,不可名状,不可博得,但无时无刻不左右着万事万物。《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渗透在宇宙万物当中,广阔无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动静举止、言谈仪表,到漫无边际的宇宙、纤细的草籽内核,哪里没有道的存在呢?但人们只能了解它的某一个方面,比如:仁者体会到的是“仁”,义者体会的是“义”,礼者体会的是“礼”,智者体会到的是“智”。

我们是不是可以赋予“道”这样的内涵:“道”在人和社会领域离不开人的心性,人性与天道相通,人伦与自然相通,人伦离不开人心,人心离不开天性。天性乃人的自然之性,自然之性的人心天性是大自然生长出来的奇葩。那么,我们对“道”的这种诠释是否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一个火花点和发轫点呢?

关于天道与人伦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孟子和子思的思想来诠释。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的内心透露着人的天性,对人的天性的洞悉,就是对天道的洞悉。从人的内心可以通达人的天性,从人的天性可以通达天道的机理,那么,怎样从人的内心通达人的天性和天道,古人认为“诚”是最重要的路径,“诚”的真实含义就是从人的本真内心、从本性出发去立身行事。人必须从自身内心出发去立言行事,真心地去爱,真心地去做,真心地与人交往,将这种“诚”上升为理性自觉,上升为伦理规范,就是人伦教化。正如古人所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只有从真心本性出发立言行事了才能真正生成自己,才能达致幸福,只有从真心本性出发才能真正体悟出“道”的真谛。从本真心性出发行事是实现立身行事的前提,“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由诚出发本真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就会展现人的自然禀赋天性,能展现人的自然禀赋天性,就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就可以滋养生命,化育万物,这样就可以实现人与天道的内在机理的相通,古人称作“与天地参”。

“诚”能够将发自真心对事物的感受、深藏在内心的本真感受、对本真心性的表达呈现出来,以本真之心出发行事,才能本真地呈现自己,也能达到与他人、外物的本真相通,即本真地生成自己,也本真地生成他人和外物,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就达到与天地万物共通为一体。那么,“诚”深蕴着天命(人所禀受于自然的禀赋),体现为人的本性(自我同一性),遵循了人的自我同一性就掌握人和社会的规律,这就是古人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然禀赋于人的东西就是人的天性,本真地呈现人的天性就是符合自然之道的,也是自然之道在人身上得到本真的呈现。所以“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以倚?”从诚出发本真地呈现人的本真之天性,就能与天地参,人的禀赋才能就会充分展现,人的生命活力就会自然迸发,人的创造力就会喷涌而出。

“德”的内涵

关于“德”,古人又是如何阐述的呢?黄石公《素书》对德是这样表述的:“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所谓“德”,就是人的所得,“德”本于“道”,无“道”之“德”非“德”,作为社会的“德”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够依据自己的禀赋天性而呈现展现自己、成就自己,遵道而有所得。所以“德”是“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在老子那里,“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称为“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第二十一章)。一切物都由“道”所形成,内在于万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亦即表现它的“德”。那么,“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时,称之为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本于自然,“德”就是要让万物的自然禀赋天性得以呵护和舒展,所以“德”蓄养万物,“德”成于“道”又复归于“道”,“德”本于“道”,“道”法自然,所以“德”亦归宗于自然,“德”蓄之,蓄养万物的自然禀赋天性就是“德”的功能。

那么,孔子是怎样论述德呢?在《论语·述而》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的理想是获得“道”,《论语·里仁第四》有“朝闻道,夕死可矣”。“德”是“坚守道的真谛”并将其“贯彻于自己的内心、落实到自己的行动而不失去”。“仁是以此命根、本性和作为的归结而统摄于自身文化自觉,是具体的文化生命主体,希望回归自由王国的本心”。“道是根与命、德是性与行、仁是义与理”。“艺”是指“文艺”“技艺”“艺文”“艺术”等;辜鸿铭讲解为:“孔子对学生说:探索智慧,紧抓信仰,过道德高尚的生活,追求文雅的艺术,从而享受人生的乐趣”。“艺”不是工具性的技能要求或活动,而是展示自身的兴趣特长,实现价值性的理想诉求或目标,揭示存在与活动的意义。“艺”与审美相联系,与艺术相联系,人只有在审美和兴趣当中才能实现心性自由。“艺”本于“仁”,“仁”本于“德”,“德”本于“道”,“道”本于自然,一脉相承,一理归宗,“艺”最终本于道。艺是人的禀赋自然天性实现的路径和表现的状态,人的自然禀赋天性天然地就指向美和艺术,表现于人的情感取向就是兴趣,“艺”的核心旨趣是“人的兴趣”,正因为如此,才有“游于艺”这一说。“游于艺”的“这个‘游’不是一般的消遣游玩”,它是“在坚实的人格修养”基础上“获得一种精神自由”,“游于艺”应先通过艺术“学习、欣赏、陶冶”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精神自由”,更重要的是“养成艺术化的自由精神和人生境界”,从而“把握生命本性、不为物忧、‘仁者不忧’和‘知天命’”。这也就是人要自觉地从“道”出发舒展自己的禀赋天性而实现“德”,用理性和自觉去延伸到社会实现“仁”,在审美和兴趣当中获得精神自由实现“艺”。

从儒家的子思来看,人从“诚”出发呈现出来的本真之心,这个本真之心展现出人的自然禀赋天性,“德”就是“得”,是对本真之心的获得,是对自然禀赋天性的展现,是人对喜乐、幸福的获得。那么,对“德”的这种阐释是不是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内涵之一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合乎德性的行为,就是自身的快乐……最美好、最善良、最快乐也就是幸福。”我们的幸福快乐就在生活过程本身当中。可以这样说,生活并不把快乐当作附加物,像件装饰品那样,生活在其自身中就具有快乐。也就是说生命本身就快乐。快乐是合乎我们自身本性的,“凡是合乎自然的东西,在本性上就是最好的。”本性从何体现出来,从发自内心本真的呼唤而来,内心本真就蕴涵着人的个性特征和才能。所以,一个人生活真正的幸福就在过程当中,人才能不被外物所异化。生命本身就是美和善,个性才能和审美活动的表现本身就是生命的活动。“生命就其自身就是善,就是使人快乐的……而在本性上的善也就是高尚人的善,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使一切人快乐。”“所有道德之道德都将是‘审美的’快感。”这应当都是“道”和“德”所应有的深刻内涵。那么,对传统文化的核心词的这种诠释是不是可以作为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一种尝试呢?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其教学启示

对“道”和“德”深刻内涵的梳理,对传统文化的核心词的诠释,对当前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有很大启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新材料有限公司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那么,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如何树立新的理念,育人逻辑如何进行新的探索,素质新材料有限公司如何在学理上有新的突破,这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课题。

树立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的新理念,是否可以沿着“道—天性—诚—兴趣”的理路,遵道而教,因学生的禀赋天性而培育,从激发人的创造力而定方法,新材料有限公司学生从本真内心出发确定发展方向,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制定人生规划、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这应当成为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经纶之大经”,也应当成为立教之本、立学之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化育人心,滋养心灵,催生生命的创造力,培育人才。

确立新的育人逻辑,是否可以沿着“道—德—仁—艺”的逻辑,道隆生命,抱道养根,循道而得,尊道贵德,依德而行,树仁立义,仁艺相达,审美与兴趣相接,从必然汇通自由,让学生在学习、欣赏、陶冶中体验审美,化育心灵,认识世界,明辨事理,获取知识,追求真理,“止于至善”。

素质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学理新突破,是否可以为:画好美真善三位一体的同心圆,即遵道而美,以美达真,以美储善,让学生的禀赋天性显现,使学生的审美志趣付诸实践,促进学生在审美情感中超越功利,达至利他的自觉性,让学生在以美达真当中探索宇宙奥秘、攀登科学高峰,使学生在以美储善当中“明明德”“止于至善”。

参考文献:

[1]刘余莉.“仁义礼智信”研究三十年[J].河南社会科学,2010,18(1):187-190.

[2]张昭.“道”与“德”、道德与非道德——韩非道德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考察[J].哲学研究,2016(4):114-119.

[3]黄石公.素书[M].刘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4]子思.中庸[M].刘强,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

[5]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陈爱梅,杨赫姣.《老子》道与德的深度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1):57-61.

[7]朱熹.论语 有限公司 中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8]何根祥.论语通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9]辜鸿铭.辜鸿铭讲论语[M].北京:北京理工有限公司出版社,2013.

[10]李旭.孔子“游于艺”的超越思想[J].学术研究,2000(9):106-109.

[1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有限公司出版社,2003.

[12]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道德[M].莫伟民,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张永缜: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