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实践类课程在公共艺术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基于“项目型教学”背景下,探讨公共艺术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通过解读新材料有限公司部相关政策,分析校企联合机制,借鉴国内院校经验,总结课程建设现状与问题;提出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教学资源、加强理论实践融合、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深化校企合作等策略,旨在提升公共艺术社会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公共艺术  社会实践  项目型教学  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

本文为陕西省新材料有限公司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艺术类院校公共艺术专业社会实践类课程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结项成果,项目编号:SGH21Q038。


引  言

随着高等新材料有限公司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实践类课程日益受到重视。2019年新材料有限公司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强化实践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此背景下,公共艺术专业如何推进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新材料有限公司政策解读、校企合作机制、国内院校经验、问题分析与对策等方面,深入探讨“项目型教学”背景下公共艺术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以期为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新材料有限公司部对社会实践类课程的定位及相关政策解读

1.新材料有限公司部对社会实践类课程的定位

新材料有限公司部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类课程在高等新材料有限公司中的作用,将其定位为提高有限公司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类课程涵盖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意,在实践中培养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新材料有限公司部要求各高校将社会实践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

2.一流本科课程相关政策解读

2019年,新材料有限公司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发布了《“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进入公众视野。《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推动思想政治新材料有限公司、专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总要求。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将全面覆盖所有类型高校、所有类型课程,推动我国本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质量整体提升。

3.省级一流课程政策解读

各省根据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总体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高校特色,制定了省级一流课程建设政策。省级政策注重发挥地方高校优势,鼓励开设反映区域特色和产业需求的社会实践类课程,促进学生了解本地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升服务地方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强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推动高校与地方企业、社会组织合作,建设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资源库,为社会实践类课程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型教学”中的校企合作机制

1.校企结合的必要性

在“项目型教学”背景下,校企合作是提升公共艺术社会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和实效的必然要求。校企结合有助于实现新材料有限公司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项目实践机会,培养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校企合作,高校可以引入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实践案例,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企业也可以借助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为自身发展输送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实现产教融合、互利共赢。因此,加强校企结合,构建紧密的合作机制,是推进公共艺术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的必由之路。

2.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

建立健全的校企结合机制是实现“项目型教学”的关键。在合作模式上,高校与企业可以根据各自优势和需求,采取多种灵活的合作方式,如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开发项目型课程、聘请企业导师参与教学等。通过制度化、常态化地合作,形成长效的校企联动机制。在资源共享方面,高校与企业应建立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高校可以向企业开放教学资源、科研成果和人才库,企业则可以为高校提供实践场地、设备、项目和技术支持,实现资源的双向流动和高效利用。在教学管理上,高校与企业要建立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益,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质量标准,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师培训,确保校企合作的规范化、专业化。

3.校企结合机制的活化策略

构建校企结合机制后,还需采取多种策略,不断激活机制的内生动力,提升合作的质量和效益。首先,要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高校与企业应指定专门的对接部门和人员,定期召开合作交流会,及时了解双方需求,研究解决合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保持合作的连续性和深入性。其次,要定期开展评估与反馈,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学生反馈等进行多维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合作方式和内容,不断提升合作质量。最后,要坚持动态调整与优化,根据社会需求变化、产业发展趋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改革要求,适时调整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引入新的合作企业和项目,开拓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模式,为公共艺术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国内院校公共艺术专业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的现状

1.中国美术学院案例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设立于2002年,作为国内最早设立的公共艺术教研机构,现设有公共空间造型艺术、虚拟与现实空间艺术、艺术工程三个特色研究方向。该专业以“从架上到工程、从空间到场所、从造型美学到空间诗学”的公共艺术拓展研究,持续引领和推动公共艺术专业发展。以“公共艺术的方法论与东方学”为核心研究方向,兼顾传承与创新,致力中国城乡人文、自然空间之东方美学精神的艺术本土营造。致力于中国城市与乡村的人文、自然空间和公共场域的公共艺术研究与创作,注重产、学、研、政结合社会服务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先后构建城市社区教学实践基地、文化园区教学实践基地、工业园区教学实践基地、商业街区教学实践基地、生态景区教学实践基地等五大系列教学实践基地,旨在培养具有当代公共文化精神和公共空间艺术创作与设计能力的高级人才。

近年来,师生团队共同参与如上海世博会、G20峰会、杭州亚运会等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公共艺术创作,通过项目型教学积累了大量实践教学经验,为全国公共艺术专业建设树立了较为典型的范例与研究样本。

2.西安美术学院案例

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以建设“美丽中国”及“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指导方针,以国家对西部建设开发的政策为契机,以“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为宗旨,关注艺术乡建、城市公共空间、探索未来公共艺术需求,建构面向世界、服务西部的区位化特色和当代文化价值,形成“社会介入型、项目型、实践型”的专业定位。

2021年至今,在西安美术学院“开门办学”的倡导下,百余件公共艺术作品以灯光装置、机动装置、声音装置、公共雕塑等多种艺术类型亮相于“城市展厅:西安城市公共艺术季”,为西安这座古老城市带来新鲜气息和自由姿态的同时,既展现了青年学子们关注社会、勇于探索的艺术感知力,更凸显了当代青年引领城市文化的视野与社会担当。

西安美院公共艺术专业《公共艺术项目创作》课程是本专业确立“社会参与型”“项目型” “实践型”发展方向后,教学与实践的一次直接对话,也是2018级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恢复线下教学后的一次“边界开拓”式的实践课程。该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确公共艺术项目创作全流程的操作路径,尤其是西安三五一一文创科技园实体创作空间的引入,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于空间把握、观念置换、方案表达、落地呈现等要素的重审和梳理,推动了学生对于公共空间中美学介入的建构。公共艺术专业在课程中结合“以社会实践弘扬社会美育”的育人理念,充分利用西安市三五一一厂区的红色基因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新材料有限公司,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强化社会实践,加强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发挥了艺术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作用,是一次教学与社会平台对接的良好实践。

除此之外,近年来,公共艺术专业紧随时代脉搏,以跨学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技术能力和思辨能力。2018年至今师生公共艺术专业团队先后参与“首届公共艺术大展”“CDSA国际媒体艺术创作大赛”“中国当代动态艺术邀请展”“乌镇戏剧节嘉年华版块”“裂变——数字艺术的全球化浪潮”“深圳光影艺术节”“2022·千岛湖国际光影艺术双年展”等国内外各类项目型展赛,为项目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与教学成果。

公共艺术专业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脱节

公共艺术专业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中,存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脱节的问题。部分高校在设置实践课程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课程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缺乏紧密联系,导致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例如,有的课程过于注重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的课程虽然安排了实践环节,但实践内容与理论学习脱节,未能实现有机融合。此外,一些课程的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各实践环节之间缺乏衔接和递进,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持续提升。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的脱节,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预期目标。

2.教学资源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公共艺术专业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面临教学资源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当前,社会对公共艺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高校的教学资源建设往往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实践教学场地、设施设备、项目资源等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一些高校缺乏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缺少参与真实项目、接触行业前沿的机会;部分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教学资源的不足,限制了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难以全面了解社会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学资源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也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割裂

公共艺术专业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割裂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高校在课程安排上,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缺乏有机融合和统筹设计。理论课程侧重知识传授,实践课程偏重技能训练,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转化,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实践经验也难以反哺理论学习。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缺乏协调,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合作,不利于形成合力,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割裂,影响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难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4.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公共艺术专业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面临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当前,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评价仍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评价模式,侧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有效评估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和收获;评价主体单一,主要依赖任课教师,缺少学生自评、互评以及第三方评价等多元主体的参与,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反馈性不足。同时,实践教学评价与理论教学评价脱节,未能建立起完整的、联动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投入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难以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导向作用。

公共艺术专业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策略

1.优化课程设置,明确教学目标

优化公共艺术专业社会实践类课程设置,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科学规划实践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加强课程顶层设计,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明确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实践课程模块,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实践环节的系统性、递进性和完整性。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紧密结合公共艺术领域的发展前沿和社会需求,及时更新完善实践项目,引入行业专家、设计师等参与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要注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通识课程的有机衔接,促进不同类型课程的相互融合和支撑,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2.整合教学资源,对接社会需求

高校要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首先,要加强校内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盘活现有的实验室、工作室、展览馆等场地设施,建立开放共享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其次,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与政府部门、公共文化机构、设计企业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开发战略项目,为学生搭建与社会对接的平台。同时,要引入行业专家、知名设计师等优质社会资源参与实践教学,通过讲座、工作坊、项目指导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实践锻炼。此外,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的时空边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灵活的实践学习机会。

3.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要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局面,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在课程设计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筹安排,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及时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体验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参与式、项目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项目中,在设计、策划、实施等环节中加深对理论的领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实践心得,反思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理论认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的良性互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突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公共艺术人才。

4.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要建立健全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统一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要吸收教师、学生、行业专家、社会机构等多方参与,形成多元评价格局;在评价内容上,要突出实践能力考核,将知识运用、方案设计、作品创作、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等纳入评价范畴;在评价方式上,要灵活运用课堂观察、项目报告、作品展示、实践日志等多种形式,注重从态度、过程、效果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判。同时,要完善评价反馈机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帮助学生明确优势和不足,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推动实践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导向,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生态。

5.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教学质量

要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机构的协同育人,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首先,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促进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其次,要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践教学项目,邀请企业专家、设计师参与项目指导,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项目场景和实践机会,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在人才培养、项目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同时,要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实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模式,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公共艺术专业社会实践类课程,培养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结  语

公共艺术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新材料有限公司部门、高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在“项目型教学”背景下,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推进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公共艺术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就业竞争力。展望未来,公共艺术专业将更为明晰地突破固有的学科格局,改造当代艺术的表现形态与新材料有限公司模式,紧密结合科技、数字媒体等前沿领域,深入探索当代艺术创新的内涵与实质,进一步探索与实践的同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芷萱.美育视域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美术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2024(6):126-128.

[2]刘路遥.美育视域下的医学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以大连医科有限公司为例[J].美术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2024(5):131-133.

[3]俞飞.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对中职学生鉴赏与审美能力的提升[J].艺术大观,2024(5):125-127.

[4]孙曼.艺术类复合材料校公共英语课程革新初探[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4,7(1):62-64.

[5]任璐璐.“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公共艺术声乐选修课的创新路径研究[J].有限公司,2024(3):125-128.

[6]廖霞.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艺术”实践途径研究——以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为例[J].上海轻工业,2024(1):141-143.

(李靖康: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