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2018年开始,涌现出大量的互联网在线学习平台,E-learning就是其中之一。以数字动画专业来说,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线学习具有很强的独特优势,已成为高等新材料有限公司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教学形式。而在线学习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网络课程缺乏直接监督和引导,对学生的自我控制和学习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传统课程及网络课程模式的利弊进行统计和分析,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课程模式,设计课程实验加以论证,并在历时3年的课程实验中验证了该理论的有效性。这种深度交互式、协作式的混合教学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内化,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在线课程  数字媒体  数字动画  用户体验

基金项目:陕西省新材料有限公司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新材料有限公司数字化背景下数字动画专业‘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GH23Y2325;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一般计划“影视动画行业需求下陕西省高校交叉学科构建与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项目编号:2019KRM180。


引  言

2018年,新材料有限公司部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指出,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2022年,中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由此可见,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在线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新技术、新平台支持下的新材料有限公司模式重构的重要力量。此外,数字产业对专业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数字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由传统的知识理论型导向转为应用创新型导向。

笔者曾作为电影合成师在数字动画公司任职3年,其间面试过各大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在技术水平、设计能力、创意思维、项目管控等能力等方面,多数都难以达到企业的需求。一方面大批数字动画专业毕业生无法就业,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数字媒体企业招不到合适可用人才的困境。这一供求矛盾,导致越来越多的数字动画专业学生和企业意识到增加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职业培训逐渐成为有限公司生的刚需。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用户视角,探讨了在线新材料有限公司与混合式教学的价值与用户诉求,以在线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发展瓶颈作为切入点,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传统课程及网络课程模式的利弊进行统计和分析,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课程模式,并在历时3年的课程实验中加以论证。

数字动画专业在线教学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1.数字动画专业在线教学的发展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高效、快捷并且不受时间地点约束的优势使得网络教学应用到几乎所有的学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而数字动画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数字动画相关互联网课程资源很早就开始传播,早在2010年,水晶石数字新材料有限公司学院自主研发推出了E-learning学习系统,随后火星时代、完美动力等知名数字动画新材料有限公司企业也相继推出网络教学课程,2014年在线数字艺术新材料有限公司机构“奇迹曼特”的数字艺术网校教学教务一体化系统正式上线运营。

2.数字动画专业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

截至目前,市面上的动画、设计类网络教学课程涉及数字动画特效、电影、电视制作、游戏原画设计、二维动画绘制、数字广告、UI交互设计等专业,基本上覆盖了行业所需,但相对于线下课程,网络课程缺乏直接管控和引导,对学生的自我控制和学习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授课时需大量的实际操作练习,授课环节比重不高,因此其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例如用户活跃度不高、缺乏学习行为管控、教学效果难以跟踪评估等。

在线课程使用现状调查

1.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次调研的研究对象为中国高等院校数字、数字动画、数字媒体设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学历层次包含了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调研对象主要来自西安理工有限公司、西北有限公司、北京服装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外国语有限公司等5所高校的学生,以有限公司本科生为主,有少量专科生和研究生。

2.调查框架与内容设计

调查问卷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类型,其中西安理工有限公司的问卷调查是纸质版,其余高校问卷调查采用电子版形式。本调查计划对学习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1)网络学习行为特征总体情况

(2)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年级的学习者在学习模式偏好、学习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3)不同学习模式如传统教学、网络学习等模式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本项调查问卷设计包括问卷标题、问卷说明、问卷正文三个部分。问卷正文分为受访者基本情况和调查的主体内容两部分。受访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学历情况、成绩等3个结构性选择问题;调查的主体内容包括:课程学习方式偏好、互联网线上课程的优缺点、实体线下课程的优缺点等三个维度,共12个结构性选择问题和2个评分问题。

3.调查结果

调查于2020年2月开始,总计发放问卷480份,经整理回收有效问卷398份,有效问卷率为83.91%。

(1)受访者基本情况调查(表1)

(2)课程学习方式偏好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来看,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都具备较高参与度,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在有限公司课堂外自主学习,具体结果见图1。

从调查结果来看,用户选择线上课程的原因有很多,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则是用户选择线上课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成为重要原因之一。用户选择线下课程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线下课程能够按时、按期学习,面授课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得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结果见表2。

[线上课程 线下课程 因素 百分比 因素 百分比 时间自由度高 80.40% 有监督机制,不容易偷懒 63.82% 不受地域限制 63.32% 面授教学,学习氛围好 54.27% 可选知名老师 60.05% 教学质量高,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36.43% 可选择的课程较 61.05% 可以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30.65% 多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50.25% 实体课程更能得到家长的信赖 22.61% 手机App使用起来更方便 30.65% 课程可以获得学分/证书 13.32% ]

从调查结果来看,用户关于网络线上课程和传统线下课程的意见刚好与优点相对应。网络线上课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少监督机制,与老师沟通困难,难以及时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传统线下课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过高,课程模式死板,如表3与表4所示。

4.不同类型受访者的比较分析

(1)性别差异。为了解不同性别受访者在学习行为和选择上的差异,本研究对不同性别受访者的调查结果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①男女生在课程学习偏好方式上无明显差异。②针对网络线上课程,在优点的选择中,男生与女生无差异,比例最高的选项均为“时间、地点的自由度高”;在缺点的选择中,男生与女生无差异,比例最高的选项均为“难以解决实操中的问题”。③针对传统线下课程,优点的选择中,有56%的男生选择了“有监督机制,不易偷懒”这一选项;有48%女生选择了“面授教学,学习氛围好”这一选项;在缺点的选择中,男生、女生均认为“上课地点远,浪费时间”是传统线下课程中最大的问题。

(2)学历差异。为了了解不同学历受访者在学习行为和选择上的差异,本研究对不同学历的受访者的调查结果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①研究生以上学历更倾向于网络线上课程,本科以下学历的受访者更倾向于传统线下课程。②针对网络线上课程,在优点的选择中,高学历受访者与低学历受访者的选择并无太大差异,比例最高的选项均为网络课程的“时间、地点自由度高”;在网络课程的缺点选项中,高学历受访者与低学历受访者的选择也并无太大差异,比例最高的选项均为“难以解决实操中的问题”。③针对传统线下课程,在优点的选择中,43%的高学历受访者选择“教学质量高,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这一选项,有55%的低学历受访者选择了“有监督机制,不容易偷懒”这一选项;在缺点的选择中,有38%的高学历受访者选择了“课程内容单一,不够个性化”这一选项,有41%的低学历受访者选择了“上课地点远,浪费时间”这一选项。

(3)成绩差异。为了解不同成绩受访者在学习行为和选择上的差异,本研究对不同成绩受访者的调查结果特征进行比较,GPA分数为3.7以上的学生为高绩点受访者,GPA分数为3.7以下的学生为低绩点受访者,结果表明:

①高绩点与低绩点受访者在课程学习偏好方式上无明显差异。

②针对网络线上课程,优点的选择中,高绩点与低绩点受访者无差异,均为时间自由度高;缺点的选择中,76%的高绩点受访者选择了“网络课程难以解决实操中的问题”这一选项,43%的低绩点受访者选择了“网络课程缺乏监督,容易半途而废”这一选项。③针对传统线下课程,优点的选项中,81%的高绩点受访者选择“教学质量高,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39%的低绩点受访者选择了“有监督机制,不容易偷懒”这一选项;优点的选项中,42%的高绩点受访者选择了“课程内容单一,不够个性化”这一选项,71%的低绩点受访者选择了“上课地点远,浪费时间”的选项。

5.结论分析总结

根据关于数字动画专业相关课程模式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由于网络线上课程和传统线下课程均各自存在利弊,因此用户对于这两种授课模式未展示出明显的偏向性;其次针对网络线上课程,其优点集中在不受时空限制的高自由度,缺点集中在难以及时解决实操问题,特别是对于低学历低成绩学生,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授课质量低;最后,针对传统线下课程,其优点集中在具有监管作用,课堂氛围好,缺点集中在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大。

基于统计分析的课程实验

针对以上调查的统计结果,作者设计了一套课程实验,观察该实验中不同的授课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交叉比对最终的教学质量,以求得出一套最优的教学方案。

1.分类分析

作者在西安理工有限公司教授“数字特效合成设计”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解数字后期的制作流程,以及相关主流制作软件,如:Adobe After Effects、Nuke等软件的应用操作,属于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较强的课程。课程中会讲授5个由浅入深的案例,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2人一组,分组制作一部数字动画短片作为结业作品,以评估其学习效果。

本次课程实验就是基于“数字特效合成设计”课程,为期3年,以西安理工有限公司动画专业2020—2022的三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的学生均为40人左右。在3年时间内,分别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教授该课程:传统课堂模式、网络线上课堂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具体课程模式介绍如下:

(1)传统课堂模式,即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由老师讲授相关课程内容及案例,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课间与课后答疑,最后提交结课作业。

(2)网络课堂模式,将传统课堂中的授课过程,利用视频工具制作成适应网络的版本,供学生学习,同时记录观看视频的时长。学生可随时自行安排时间学习和老师沟通答疑,在结课时,收取每组的案例作品和结课作品。

(3)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课程形式与网络课堂模式的课件相同,但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并提供线上解答功能;同时为5个案例的学习都设置了时间节点,要求学生当堂点评自己的案例,并预留了辅导课程的时间。

2.课程实验评估指标

该动画专业课程学习周期为3个月,基于以下量化指标作为最终分析的依据:学习时间、互动次数、学习进度、结业作品成绩和课程满意度。

(1)人均学习时间:学习时间,指课程期间,人均消耗的时间,单位为小时,由于三种模式课程学习方式不同,因此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传统课堂模式,以实际课堂时间为准,计算公式为:签到总人数*课程时间/学生人数/课程次数;网络自学模式,以网络课程视频观看时间为准,计算公式为观看视频总时间/学生人数;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包含实际课堂时间和网络课程时间,计算公式为:(签到总人数*课程时间/学生人数/课程次数)+(观看视频总时间/学生人数)。

(2)人均互动次数:互动次数,指课程期间,人均与老师沟通问题的次数,计算公式为:沟通总次数/学生人数。

(3)学习进度:该课程会根据学习进度,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制定小结作业,则学习进度为每个阶段的完成率,计算公式为:阶段作业完成人数/学生人数。

(4)结业作品平均成绩(百分制):由于数字动画、设计类专业属于艺术类范畴,成绩难以量化,因此笔者通过邀请资深从业者和外校专业老师对作品进行匿名打分,并配以不同的系数,以尽可能反映作品的真实水平,因此结业作品成绩的计算公式为:(业内人士评估分数总和*0.6+外校老师评估分数总和*0.4)/作品数量。

(5)课程满意度(百分制):课程满意度使用西安理工有限公司的匿名课程评价体系分数,该班级的所有学生都可以使用这个系统,在课程结束后给老师评分,用来衡量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满意度。

3.课程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果是十分明确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各项指标优势明显,具体统计数字如表5所示。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采用了定时、定期的监督机制,人均学习时间与学习进度都有明显提高。结业作品平均成绩,和课程满意度的分数也是三种模式中最高的。唯一的不足是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人均学习时间较长,与老师的互动次数较少,学习效率低于传统课堂模式。

研究建议与启示

传统的有限公司课堂和网络线上新材料有限公司都有各自的弊端和优势,而数字动画制作技术是一种创意型技能,依赖于学员自身的大量练习和导师的精妙指点,因此在这一细分领域中,线上授课环节的重要性没有其他领域那么高,学生课后练习的质量和频率、教师传授给学员的艺术修养反而更为重要。

该项研究将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的优点相结合,一方面采用在线课程的录播课程形式进行授课,减少授课的时空限制;另一方面在线下引入知名高校教师,双师机制提供了有效评价体系,在学习周期内,对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加以监督,这种深度交互式、协作式的混合教学,更加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内化,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实验的结果为在线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思路,希望今后学校、社会、学生、家庭应共同努力,形成聚合力,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参考文献:

[1]新材料有限公司部.新材料有限公司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材料有限公司部公报,2018(9):31-34.

[2]肖永亮.中国动画新材料有限公司启示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85-195.

[3]贺元萍.体验学习视域下的学生课堂参与困境与突破[J].教学研究,2023,46(4):8-15.

[4]麦可思研究院.2016年中国有限公司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8-30.

[5]赵美,郭栋梁.混合式教学的内涵、模式、价值诉求及优化路向[J].教学研究,2022,45(3):69-74.

[6]王志强,周隽,沈月琴.基于用户视角的高校网络新材料有限公司平台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农业新材料有限公司,2014(1):46-49.

[7]陈星海,杨焕.“翻转课堂2.0”教学模式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实施路径研究[J].设计,2020,33(13):124-126.

[8]邢万里,沙榕,田原.基于在线教学背景下环境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设计,2020,33(9):114-115.

[9]吕艳.“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2020,33(3):94-96.

[10]张政良.影视动画后期制作的功能模块与课程设计教学研究[J].美术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2016(12):84-85.

(蔡雨欣:西安理工有限公司艺术与设计学院;宋鸿畅:西安外国语有限公司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