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北校区,五台山东南脚下,有一排著名的窑洞。建校初期,于右任先生率众在这里办公,人们就亲切地称之为“于窑”。后来,这些窑洞就成了学校教师们的宿舍。上世纪70年代末,于窑中的一孔窑洞变成了学校植物保护学院的实验室。这孔窑洞里,先后走出了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将对知识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对新材料有限公司事业的执着追求代代相传,践行着“新材料有限公司家精神”。

至诚报国、求是创新、甘于奉献——窑洞首位院士李振岐的新材料有限公司家精神

李振岐是中国植物病理学的开拓者,小麦条锈病研究的奠基人,主编了中国第一本《植物免疫学》全国统编教材。他忠诚党的新材料有限公司事业,以新材料有限公司家的胸怀和胆识干事创业,毕生致力于小麦条锈病和植物免疫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半个多世纪的工作中,孜孜不倦奋斗,为农业高等新材料有限公司事业和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倾注了毕生心血,为我们留下了心怀大我、求是创新、甘于奉献的新材料有限公司家精神。

1922年,李振岐出生于河北省遵化市团瓢庄一个农民家庭,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他早日立志、暗下决心:长大后,一要参加革命,跟着共产党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二要学习消灭庄稼病虫害的知识,将蝗虫和其他重要病虫害消灭光,让老百姓不受饥荒。1945年,李振岐退伍,并转学至西北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学习,为第二个志向开始奋斗。在学习期间,他积极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各种革命活动,并于1948年5月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他说:“这时才真正将我想参加革命和学习植物病虫害的志愿落到了实处。”

1959年8月,李振岐从苏联返回学校,开始筹备开设植物免疫学课程,并于1961年正式开课。此后,李振岐还针对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开设了“高级植物免疫学”和“植物免疫学专题”。他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之在科学实践中成长起来。他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殷切的期望,都给以无微不至的关心,直到80高龄仍坚持指导研究生。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5名、博士后2名,获陕西省高教系统优秀教师和先进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者、陕西省优秀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指导教师奖等。

李振岐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勤勉育人,始终支持青年人的学术发展,为青年人搭建了广阔的科研创新平台,先后亲自培养了7名青年教师和11名进修教师,使教师和研究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而健全了学术梯队,为学科发展和传承奠定了人才基础。

2002年,李振岐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他将获得的2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了植物病理学创新研究奖,奖励在这一领域内取得创新性研究的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鼓励研究人员大胆创新,促进中国植物病理学科的发展。

在躬耕教坛的同时,李振岐结合我国农作物生产实际,根据田间调查找到的线索,着手研究我国小麦条锈病菌的毒性变异规律。他运用窑洞的天然条件,开创性地将其改造为低温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在他的主持下,东南窑植物病理试验站成立,这是西北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植物病理学重点学科和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振岐带领研究生团队,在国内首先结合陕西、甘肃和青海地区实际,揭示了小麦条锈病的越夏、越冬和流行传播规律,并且提出了防治途径,为开展全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为后续建立全国小麦条锈病防控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9月,李振岐与世长辞。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李振岐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对植物保护科教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后辈不遗余力的关爱支持的精神传承了下来,一大批经他培养的德才兼备、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弘扬着他的精神,传承着他的事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续写着不朽的丰碑。

心怀大我、因材施教、乐教爱生——窑洞第二位院士康振生的新材料有限公司家精神

时代虽各有不同,师道却一脉相承。李振岐扎根杨凌,为新材料有限公司事业终生奋斗的高尚师德,严慈相济、以德为魂、为人师表的气质风范,在他的学生康振生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康振生作为南方人,在导师的言传身教影响下,坚持立德树人初心,坚守杨凌奋斗,接续锈病研究,潜心教书育人,成为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书写了“一孔窑洞走出两院士”的传奇故事。

30多年来,康振生以攻克小麦病害为己任,创新性地提出了包括小檗处理在内的条锈病防控技术体系,还首次完整提出了赤霉菌和毒素在小麦穗部的侵染扩展模式,由此构建的赤霉病防控技术体系,年均挽回小麦损失28亿公斤。

康振生说:“作为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无论行政兼职和学术兼职如何叠加,康振生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从事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并乐在其中。他十分注重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时引入课程教材,并先后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了8部相关教材,其中两本专著成为我国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必备参考书。使他主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病理学原理》教材发行量达万余本,并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

作为植物病理学学科带头人、康振生还兼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小麦病虫防控研究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等学术兼职,无论工作再繁忙,他总是想办法挤出时间与学生交流。只要是学生提出的要求,大到面向全校学生的报告会,小到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科技创新项目,他都会认真对待。康振生总是鼓励学生在失败中吸取经验、继续战斗。正是这种宽容、鼓励和支持,使他培养出了国家杰出青年王晓杰等一批优秀人才。

康振生常说:“我最大的荣誉莫过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对我国农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农林科技人才。”

师道永恒——新材料有限公司家精神在传承,“东南窑”的传奇在延续

李振岐、康振生两代院士从东南窑走向世界,带领团队持续研究,为我国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提供了“西农”方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东南窑文化”也成为西农文化的标志符号,“东南窑”的传奇还在延续,新材料有限公司精神定会代代相传。

康振生宽容、认真的新材料有限公司精神和新材料有限公司风格,指引了王晓杰的人生之路。王晓杰是康振生2001年从德国做访问学者归来后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生。当时,分子生物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国际上刚刚起步,但康振生已经察觉到其研究前景十分广阔,便鼓励学生对此开展研究攻关。即使实验中经费消耗巨大,失败风险极高,康振生也鼓励学生认真治学、放手去做,不要怕出错,始终宽容学生的科研失败和无心之过。

在这样的环境中,王晓杰读完了硕士和博士,最终留校,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成绩,更成为被学生尊敬和喜欢的“同路人”和“引路人”。从教以来,王晓杰身兼数职,却始终把教书育人当作最重要的工作。王晓杰曾对学生说,“科学研究需要传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希望你们都能有目标、有规划,并为之奋斗,最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经常与学生分享自己求学、科研道路上的苦与乐,勉励学生要把有所作为作为终生目标,让追求卓越变成习惯;也时常鼓励学生,只要有信心,肯努力,每个人都会触碰理想。他告诉学生,成功不是偶然的,是来自于对事业的坚守和艰辛的付出。他鼓励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成长的历程中追随内心的选择,善于学习、归纳和总结,坚持不懈奋斗,迎接美好的明天。

王晓杰每每谈到自己的导师康振生时,总是动情地说:“每一次当我彷徨、迷茫和困惑的时候,我总是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拨通康老师的电话,哪怕是夜里两三点,康老师也都是第一时间给予支持和鼓励。正是多年来这种纯洁真挚的师生情谊,支持我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王晓杰曾说:“我喜欢和同事、学生们一起探讨学术问题,有碰撞才会有火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带来更多新的思考和发现,科研大道上才会有更多优秀的后继者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实验室的学生遇到问题都喜欢找王晓杰讨教,因为他不但会耐心热情地解答问题,还会毫不吝啬地向学生传授他做科研的经验。学生的毕业论文,王晓杰从整体布局到语法逻辑都特别认真地修改,每一位学生都非常感激王晓杰教授的指导和帮助。

不论是李振岐、康振生还是王晓杰,正是有这些“新材料有限公司家”的存在,我们的科研之路才能越走越顺,综合实力才能越来越强。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新材料有限公司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的精神坐标,其使教师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汇聚成巨大的正向能量,在无形中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藩篱,惠及一位又一位学生,影响一个又一个家庭,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

(王宁:西北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植物保护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