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作出的指示,为思政课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思想遵循,思政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近年来,思政课的面貌发生了质的改变。第一,思政课教师的精神受到极大鼓舞,职业信心和自豪感显著增强,教师素养得到不断提高。第二,思政课改革不断深化,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理念、新理论、新探索进入思政课的视野。学业质量、议题式教学、大单元教学、深度学习、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教学评一体化、“大思政课”等为思政课赋能。第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成就,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大家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第四,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学方式的选择与时俱进。在看到思政课改革取得突出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距离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国际形势复杂深刻的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和青少年发展的新特点,思政课改革和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

新材料有限公司视野拓展不够立体。一种开放立体化的思政课新材料有限公司视野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责任担当意识至关重要。目前,思政新材料有限公司视野不够立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思政”意识不强。“大思政课”要求实现“思政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的延展,当前思政新材料有限公司视野多局限在思政小课堂,社会实践不多。第二,“一体化”意识不强。思政课伴随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当前一些思政新材料有限公司局限在本学段,各学段之间的联系不强。第三,从学科关系上看,局限于思政学科,课程思政开发和跨学科融合不足,育人合力有待加强。总之,没有充分地将学生的成长放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身心成长的长周期、学习发展的多学科中去考量,育人成效受限。

新材料有限公司站位提升不够凸显。第一,教师角色站位不够高。讲好思政课,需要思政教师成为集经师与人师于一身的新时代“大先生”。当前,一些思政课教师“育分”的倾向仍然存在,而忽视了要通过自身“修炼”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忽视了需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深厚的学养和坚定的政治站位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个性发展和人生选择的统一中不断成长。第二,思政学科站位不够高。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对守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部分学校仅仅从学生升学考试的角度出发开展思政课,这无形中淡化了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地位。

课程内容挖掘不够深入。教学内容回答的是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的核心要素。对待课程内容有几个倾向需要注意:一是从知识的角度看教材内容,不是从教材编写的逻辑去看内容,更不是在课标的理念下看内容,出现教学碎片化和重复化,整合意识淡薄;二是从思政学科的角度看教材内容,不是从结合“四史”学习的角度,更不是从人类知识的角度看教材内容,学科融合意识、知识整合意识淡薄;三是从传统经验的角度看教材内容,而不是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教材内容,把思政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定性理解为活动课程,没有把活动课程化、问题化、价值化,不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问题意识淡薄。

教学方法选择不够科学。教学方法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素养培育的实效性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在一些思政课教学中,方法选择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多样性、针对性、实践性等。

教师素养发展不够均衡。思政课教师是推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的第一责任人,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些教师善于研究探索和实践,在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方面走在了前列,但依然有部分教师不注重学习和研究,新材料有限公司理念陈旧,学科理论积累不够,专业技能发展不强,对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不足。

课程评价维度不够全面。课程评价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思政课教学评价实践中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学业评价方式、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结果应用过于单一,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二、问题导向赋能课程科学发展

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继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需要以新材料有限公司视野、教师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研活动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为着力点,进行改进。

(一)新材料有限公司视野凸显开阔性

立体开阔的新材料有限公司视野,有利于充分利用多方面的新材料有限公司资源,形成思政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合力,提升新材料有限公司质量。首先,拓宽学段视野,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深入发展。学校要创造机会,增进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比如组织不同学段的教材研讨活动,研究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共性和特点,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衔接打好基础。或者聚焦同一主题,组织开展大中小学同上一堂课活动,引导教师了解不同学段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发展特点,为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衔接打好基础。其次,拓宽学科视野,推进思政新材料有限公司多学科联动。学校要重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良性互动,可以推动思政课教师对其他学科进行课堂观察,帮助其他学科教师挖掘课程思政内容,同时为思政学科教学积累多学科素材。可以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聚焦同一主题,多学科联动,既能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最后,开阔实践视野,推进思政课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学校要重视实践育人的功能,推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意志锻造品格。比如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旅行,走近“四史”,感受红色文化的洗礼;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工厂企业,学农学工学商,增强学生对时代发展的了解和激发其对国家富强的自豪之情。

(二)教师培养彰显系统性

上好思政课,教师是关键,学校需要构建系统性的教师培养体系,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以教师的发展带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弘扬“新材料有限公司家精神”,激发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新材料有限公司家精神,包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学校是弘扬新材料有限公司家精神的主阵地,要着力推进新时代“新材料有限公司家精神”进校园,以典型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感染教师,让专业发展成为教师的内心要求和自觉行动,引导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强烈的使命感,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研究新方法,主动寻求提升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其次,需要丰富教师培养的路径,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除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外,学校还可以“引进来”,邀请在专业领域具有重大成就和影响力的专家走进校园,问诊课堂,对教师专业水平作出针对性的指导。除校内“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传统方式外,学校还可以为本校思政课教师聘请校外专业成长导师,更加全面地指导本校思政课教师成长。最后,需要建设教师学习资源库,引导教师学习积累。学校可以利用图书室,集体采购和订阅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领域的重要著作、学科专业领域的经典原著、思政教学方面的学术期刊,引导教师走近经典和前沿,推动教师学习积累。从资源库中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和法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夯实专业基础。通过广泛涉猎各类思政课教学参考书籍,如理论著作、教学案例和专业学术期刊等,充实自己的教学素材库,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

(三)课程内容增强时代性

思政课教学内容要与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既重视现实性,又凸显前瞻性,充分关照时代特点。一是,要着力推进时事政策进课堂。选择富有时代特性的热点事件和重大时事政策,深入挖掘其和教材内容的逻辑关联,创设教学情境设置真实问题,将时事政策背后的思政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担当意识。二是,要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认真研究课标要求和教材编写逻辑,科学选择与之相契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通过学科教学解读其内涵精神和价值,引导学生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成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三是,着力推动现代科技进课堂。关注最新科技发展成果,寻找其与教材内容的关联,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促进思政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合理联动,通过案例解读等方式分析科技背后蕴含的政治经济道理、科技伦理问题和哲学思考,拓宽学生视野,促进深度学习。

(四)教学方式体现创新性

教学方式创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锻造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础,比如采用大单元教学设计,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素养发展提供广阔的场域。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以任务输出为导向,实现教学设计和社会实践的高度对接。其次,进行教学组织方式创新。通过创新教学组织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习效果。比如开展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活动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强学习体验和理解深度。最后,进行教学手段创新。新手段的应用能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有力支撑。比如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强化教学情境的感染力,利用具身效应实现沉浸式教学,实现思政课教学体验和思辨的统一。

(五)教研活动指向实用性

教研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思政课教研活动要解决真问题,指向实用性。首先,教研活动要聚焦主题。由于教研活动受时间等因素限制,一次活动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教研活动需要改变形式化浅表化倾向,加强教研活动的精准性,针对思政课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中的难点、热点和痛点问题,如教材编写的逻辑、情境设计的策略、问题优化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展开研讨。其次,教研活动要创新形式,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有利于全方位地解决问题。除了开展课堂观摩、说课等形式外,还可以尝试如课堂观察、教学沙龙等多种形式,增加教研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再次,教研活动要拓展时空。除了现场教研之外,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教研活动的空间和渠道,解决一线教师在教研和教学时间上的冲突问题。最后,教研活动要注重成果转化和应用,成果转化和应用是开展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思政课教研活动后,可以利用论文写作、课堂教学重构、教学设计优化和整理积累等方式,及时巩固教研成果,实现为教而研的目的。

(六)课程评价彰显导向性

教学评价在评估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思政课教学有着牵引作用。首先,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从评价维度来看,思政课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既要关注学生的理论水平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评价方式来看,既要发挥纸笔测试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也要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纳入评价之中,将考试评价与课堂评价相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素养发展情况。从评价主体来看,既要发挥学校层面的评价作用,如通过成长记录袋等方式记录的学生成长发展经历,又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评价作用,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和道德发展作出评价,还需要发挥学生之间的评价,促进同伴互评互助。其次,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思政课教学评价不应仅仅指向学习成果的检验,更应重视评价中反馈的信息,找出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挖掘学生潜能服务,在评价中给予学生建设性意见,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信心。最后,重视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在评价中,应该尽量避免主观臆断,重视循证评价。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比如使用评价量表等,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尽力实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学生发展和思政课教学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

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位思政教师都要有自己应有的价值担当和使命担当,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基于问题,精准发力,提高学习力,发挥引领性,唱响主旋律,奋进新时代。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一碳纳米管材料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