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8年中央出台了《国家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关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作为重要内容,迅速引起了职教界和全社会的关注。在“中特高”建设背景下,文章结合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分析其专业群建设思路和建设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特高”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专业群建设 策略

课题:陕西省职业技术新材料有限公司学会2023年度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道桥专业群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3SZX388。


引  言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服务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了路基、路面施工,桥梁施工,隧道施工以及其他附属工程施工等,涵盖了设计、施工、监理、造价等多专业领域,对于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开展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能够更好地对接交通强国的发展战略,也能更好地适应当前交通基础设施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新时代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特高”的建设要求和特点

1.什么是“中特高”

“中特高”,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其中,“中国特色”要求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要具有中国特点,适合中国国情;而“高水平”则意味着在专业建设上要有较强的实力,较高的能力,要体现综合性全面性。在“中特高”计划中的高职院校,要以世界同类院校为参照,打造出地方龙头、行业顶尖、国际一流的高职院校和专业。

2.“中特高”背景下对于高职专业群建设的要求

在“中特高”的建设导向下,其发展核心是建设有世界一流的专业或专业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选择专业群的发展方向时,不能一哄而上,要结合国家战略,即要主动服务国家的战略部署,积极对接产业需求,要为国家战略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结合地方实际。结合学校基础,即要结合学校现有的条件和专业基础,在保证整体专业水平不降低的情况下,对于重点专业和专业群提高支持力度,科学谋划专业群建设,使其稳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3.“中特高”建设背景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的意义

基于“中特高”建设背景开展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能够充分对接交通强国战略,对接道路桥梁工程领域发展需求,要更好地契合当前智能化数字化交通建设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发展。要能够在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方面,以时代方向和社会发展要求为指引,更好地对接行业企业的龙头和领先企业,使其能够实现产学研深度配合,更好地适应当前企业对于高端技术型人才的发展需要,努力打造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高地,真正为中国制造的全球化进程提供人力支持。

基于“中特高”建设背景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目标

1.结合现阶段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结合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现状,基于现阶段我国道路交通领域的发展现状,数字化已然成为定局。对此要积极打造数字化采集系统,努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设计建造运行维护。交通运输部在《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35年,交通基础设施完成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天地一体的交通控制网基本形成,按需获取的即时出行服务广泛应用。我国成为数字交通领域国际标准的主要制订者或参与者,数字交通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全球领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道路工程建设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势不可挡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也需要对传统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人才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进行重构。

从公路交通运输企业的现实需求来看,交通强国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交通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例如,各省公路局在推进道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当前智能化发展战略的部署,开启智能化建设新篇章。要努力落实好高速公路建设,实施普通国省道快速化改造工程;要积极打造品质,智慧绿色公路。在公路交通运输企业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智能化建造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建设的安全性,能够为施工企业施工效率的提升和管理成效的进步提供支持,这意味着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现场管理模式。而从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企业对于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高。尤其要培养懂交通、懂技术、懂信息应用,并且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在此背景下,开展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需要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时,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对接。

2.基于人才需求和“中特高”建设要求的专业群建设目标

(1)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方面。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改革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准确对接当前交通运输领域的人才发展需要,对接企业行业的现实需求,要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进一步打造为服务社会,服务新时代,交通产业服务技术研发推广的重要平台,使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的办学能力、办学质量、服务水平得到切实的进步与成长。

(2)在目标建设方面。第一,要积极探索合作思路,创新合作模式,比如,加强与当地的交通集团交通企业以及当地交通领域的龙头企业达成深度合作。第二,要结合国际视野探索专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新模式,在资源建设上,可以从国家、社会以及区域等不同角度进行资源对接,结合国家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精品在线课程,以及系列教材,对接区域高职院校实际需求,努力打造高质量课程标准,丰富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的国际影响力。第三,要配足配齐生产设备和实验装备,努力打造综合性虚拟仿真实训室,更好地建设道路交通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开放实践基地,打造国家级的高水平的专业化产教融合基地,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视野的实践教学基地。第四,要做好资源整合,对接行业企业,社会以及专业群发展要求进行融合拓展,大力培养行业急缺的高技能人才,推动施工、检测、维护、安全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提高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的社会服务能力。

基于“中特高”建设背景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策略

1.结合行业企业发展要求和区域特点产业链做好布局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紧紧抓住当前产业升级的发展机遇,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中,要重点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在专业群建设上,把握好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真正以智能化为方向,以数字化为基础,以网络化为支撑,打造起现代化的高职专业群建设体系,要在专业群建设中融入跨界理念,做好产业链布局,强化专业群建设,提升专业群建设内涵。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中,不仅要有核心专业级专业,还要配合土木工程专业,地下隧道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等,使其通力合作,形成智能建造专业群,更好地契合当前产业发展实际,形成彼此特色鲜明的、优势互补的专业群结构,更好地完成彼此分工协作,实现优势互补。

2.对专业人才链需求明确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

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历程来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其办学存在着封闭化问题。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几乎长期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且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宽泛,难以精准定位毕业生的作业方向和作业岗位。这也造成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难以有效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结合当前行业企业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可以发现,企业不仅看重毕业生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看重毕业生是否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是否能够结合当前前沿技术知识,是否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企业人才需求来看,需要毕业生具备适用多元化就业岗位的能力,从这一角度看,在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方面,也要对接企业的这一需要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化调整。例如,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上,要契合当地的特色,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精准对接当地公路建设、桥梁建设、隧道施工、工程质量与病害检测、公路健康检测与病害修复等重点领域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要着力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掌握智能建造技术,学会智能养护,了解智能运维,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衔接智能建造技术链、创新链重构课程体系

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中,课程体系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契合专业群特点和高职院校的产学研融合实践,结合地区建设要求,对接岗位需要,努力建设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的融合链条。要能够发挥行动导向、能力递进的建设要求,真正以岗位能力为线索,推动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努力打造理论课程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课程架构。要突显多学科融合的优势,能够在课程上与企业行业的发展前沿相对接,能够对当前乃至未来实际工程中的问题进行案例切入,增强学生的实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要不断落实课程内容,准确对接行业职业的发展标准,例如,对于贵州地区的高职院校在开展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群建设时,要重点结合贵州喀斯特山地地形,结合当地特色重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对于陕西地区的高职院校,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中,要重点结合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形特点,重构课程体系,还要结合当前技术发展趋势,例如,基于当前智慧发展的现状,加入智慧公路概论、人工智能基础及一些新兴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扩宽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跨学科融合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对接真实的工作情况,例如,结合梁桥、拱桥、悬索桥施工等不同的施工类型,进行多维度讲解,提升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1)在课程目标上

结合当前“中特高”建设背景,在高职院校开展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时,要结合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结合企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要以职业能力岗位需求为主线。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要构建起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和优化。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来说,要结合党的新材料有限公司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接行业标准,明确并细化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充分结合施工管理、施工测算及预算编制等各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技能,成长为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2)在课程内容上

在专业群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课程内容改革与优化,要结合道路施工、桥梁施工、隧道施工及附属工程施工等体系化内容做好统筹安排,并对接好施工建设、监理管理、造价管理及第三方技术服务支持等,使各领域内容都能在课程体系中显现。在课程内容上,要能够覆盖整个道路工程施工周期,将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相对接。在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中,要结合学科特点,结合专业优势,明确自身的育人导向,对接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真正使行业企业充分参与,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高职院校要强化与校企合作方的配合,实现与对口企业的深度交流,多方联系实践资源,达到理论课程与实践资源的优势互补,更好地为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程活动,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从而达成原定的育人目标。高职院校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需要教师对接当前行业企业发展前沿技术,积极吸纳先进案例,挖掘先进成果,开发校本课程,提高学生今后的岗位适应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

在专业群建设中,要结合技术、方法、路径等内容,做好实施,要改变以往应试新材料有限公司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伴随着我国素质新材料有限公司改革的持续推进,师生身份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课程教学上,要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要使师生之间充分互动,并借助两者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中,教师的角色调整和角色定位极为重要,要能够彰显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推动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要打造开放共享、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有激情、有热情参与到课程学习中。要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课程教学中,要多方应用多媒体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起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育人体系。要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课程评价上

在课程评价上,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来说,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模型是保障其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这也为下阶段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实践指明了方向。对于专业群内的课程考核来说,要在评价方法上做好丰富的设计与优化方案,既要引入过程性评价,也要对接终结性评价;既要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的实践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要为学生的全方位进步与成长奠定基础。在专业群建设中,为了更好地评估专业群建设成效,还要参考来自学校、企业、行业、教师、学生等多方主体的评价。

4.基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建设专兼结合教师队伍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开展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和师资素养与专业群建设效果密切相关。开展基于“中特高”建设背景下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实践,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丰富教师的执教经验极为重要。这能够使其更好地对接行业、企业的育人要求,也能够更充分地以实现高质量社会服务为自身的发展目标。对此,高职院校要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高职院校需要打破社会领域和专业限制,要能够从多方面引进专家和高级技术人才,使其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中的兼职教师,努力组建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对于专职教师来说,要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对于兼职教师来说,要充分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充分掌握企业岗位对真实能力的需要,更好地在实践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的岗位能力要求相融合,开展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通过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推动一课多式的教学模式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中的有效落地,为高质量课程教学和育人模式的实施提供保障。

5.建立健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保障机制

由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作为系统性工程,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此,在建设专业群的过程中,需要复合材料校基于当前行业企业的岗位实践能力展开深入分析。要在产学研一体化格局下,推进校企合作的内涵式建设,以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主线,推动产学研的有机配合,构建起紧密联系的同盟关系,发挥校企双方的各自优势,不断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提供支持。要使企业导师与学校专职教师形成互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

结  语

开展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能够更好地强化专业群整体办学实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努力达成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求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服务现代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在建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的过程中,要积极打造一批科研和服务机构,组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和服务团队。尤其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方面要做好技术研发和推广创新,抢占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制高点,结合当前交通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标准、新设备做好研发,更好地为专业群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新华,李何.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科教导刊,2022(36):149-151.

[2]公晋芳.新工科背景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低碳世界,2022,12(3):193-195.

[3]刘凯山,周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时代汽车,2022(1):103-104.

[4]刘洁,耿爽,赵夏清,等.“3+2”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12):145-147.

[5]曹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新型工业化,2021,11(7):27-28.

[6]郭红兵.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2):34-38.

[7]仲崇奕,杨晓冬.中特高艺术设计专业集群教学质量管理理念的设计和探索[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2):133-134.

[8]郭天惠,向程龙.“中特高”建设背景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J].现代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2020(21):56-57.

[9]张志伟.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初步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30-32.

(段瑞芳: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