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对高校的艺术设计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是高校培养和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育人的教学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加强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非遗  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20年延安有限公司研究生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DYJG2020030);2021年延安有限公司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域文化育人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探索》(编号:YDJGZD21-08)。


引  言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面临着生存危机,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是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既能够让学生掌握传统艺术、现代设计的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将传统艺术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艺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民间传统工艺为主,包括民俗活动、民俗事项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对此,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将其作为重点内容来融入。

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设计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在传统艺术设计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往往只注重技能和技法新材料有限公司,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意识为目的的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活动,是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传授传统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非遗对艺术设计教学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有益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需要。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应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宝贵资源,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使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材料有限公司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大量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艺术元素,如民族风俗、风土人情及民间传说。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有利于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

2.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语言、服饰、舞蹈和节庆活动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创作的良好素材。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材料有限公司,能够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艺术设计作品的质量,凸显学生艺术设计与创作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3.推动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传承人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在高校艺术设计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际并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学生能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外延,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再创造,发挥其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价值,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图案、造型设计等相结合,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设计能力快速提升。另外,还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艺术设计实践中,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魅力。

4.推动人才培养实践模式转变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要想得到有效发展,必须要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艺术设计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很难满足社会对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过程中,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相结合,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艺术设计教学,有利于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使其更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自身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非遗视域下,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已严重阻碍了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改革的进程。部分地方高校虽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调查,但并没有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在我国一些特殊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传统技艺传承人数量较少、部分传承人年龄较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1.对非遗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这是导致教学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需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我国各地区的传统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刺绣、雕刻、瓷器烧制等,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智慧和匠心。在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由于传统手工技艺类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一般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实践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并没有重视艺术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类课程学习兴趣不足,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学习传统文化及技艺,可将传统手工技艺类课程安排在公共课或艺术类选修课程中,同时还要重视实践教学。

2.教学内容创新不足

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乏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上。课程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模式比较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教师认为,这类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实践应用和创新。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学生毕业后难以跟上行业发展趋势,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致使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在传统新材料有限公司模式中,教师会为学生制订一个固定的学习目标,上课也会按照该目标进行。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重视该特点,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但目前很多高校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以讲授法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效果。另外,有的教师在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时,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对学生缺乏关注和了解,未能提供较好的学习平台和机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操教学中,学习效率较低。对此,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让学生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同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实践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4.缺乏高素质教师队伍

师资力量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师资队伍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在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教师需具备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然而,当前多数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部分高校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正确认识,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以及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第二,部分高校教师没有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艺,教学内容不全面、教学方法不科学,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无法提供专业指导。第三,部分高校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自身实践能力不足,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仅是纸上谈兵,更谈不上创新,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第四,有的教师并没有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

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育人创新策略

1.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专业特长。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非遗体验活动、学科竞赛、设计大赛等,以赛促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夯实基础。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为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提供机会,使其了解行业发展新趋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方法多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在这些教学法中,案例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与课程相关的非遗案例,让学生进行分组分析与讨论,教师作为旁观者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艺术设计类课程的积极性。在讨论式教学法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非遗知识。

3.强化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课程设计是艺术设计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设计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方式进行设计。比如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多种视觉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和探究,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包装设计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多种材料进行表现,如皮革、布料、纸张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色彩表达包装的主题思想,如红色代表革命文化、黄色代表传统民间文化等,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改变评价方式,完善评估考核体系

部分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存在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标准不统一、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考核体系,导致教师无法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从评价方式和考核标准两方面入手,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考核标准方面,要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测评综合素质时,可采取“艺术实践表现+主题创作+作品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科学地制订“艺术实践表现与主题创作”的评价标准。在作品答辩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查阅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和作品效果,来确定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为了拿高分而作弊的现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艺术设计类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5.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在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随着高校对艺术类专业的不断扩招,使得高校中的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多数专业教师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校工作,不能从实际出发,忽视了非遗文化资源独特的育人价值。首先,高校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专业教师在非遗文化上的认知水平,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其次,高校要定期开展教师非遗主题培训活动,聘请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民间艺术家进校开展交流和民艺实操互动。通过长期专题活动的理论和实操学习,在师生层面能深入了解和充分掌握本地域民俗文化。最后,鼓励教师积极从事地方文化的科学研究,以地域非遗文化特色类立项科研课题,要求教师编辑出版校本课程系列教材或教参,实现教师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促进“教研并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强化育人效果。

6.建立实训基地,彰显高校办学特色

在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通过建立校内外非遗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平台。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建立健全各专业的实践基地,并充分利用这些基地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通过艺术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将艺术设计与人文素养融入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构建以专业设计能力特色化为导向的设计新材料有限公司。总之,在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地方非遗文化资源的价值,创作出具有地方非遗文化特色的设计作品,增加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彰显地方高校专业办学特色。

结  语

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融入非遗文化既是重要的教学改革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地方非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是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驱动力。根据非遗文化特色优势调整专业课程常规教学方式,结合社会及行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和特色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应不断优化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以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注重培养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凸显新时代地方高校文化育人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倩.高校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M].西安:西北工业有限公司出版社,2019,5.

[2]赵文琰,吴天歌.“非遗”视角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大观,2019(12):144-145.

[3]刘春侠.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研究[J].美术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2023(7):76-78.

[4]韦景耀.非遗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考[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新材料有限公司科学,2022(4):250-253.

[5]余太游.非遗文化视域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思考与实践[J].艺术家,2022(9):84-86.

(李辉:延安有限公司鲁迅艺术学院,孙峰: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