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放学一到家,就饶有兴致地跟我念叨他们班里今天上演的一出精彩“好戏”,他描述得有声有色,时不时哈哈大笑,看来他今天是一名特别合格的“吃瓜群众”。听到最后我才明白无非就是有活跃的学生在课堂上“弹奏小插曲”。而这样的“小插曲”会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候事情很小,学生自己就消化掉了,有时候却很大,引人注目,需要老师介入解决。

那么当老师在解决这种问题时,班上大部分学生在做什么呢?或许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一类是毫无遮掩地跟随教师的目光,热衷看热闹;另一类是想看热闹却又担心被批评,于是假装认真听课,实则悄悄窥探;还有一类是对这类小插曲毫无兴趣的学生,他们会心无旁骛地沉浸在课堂学习之中。其中,前两者占据多数,作为课堂上的“吃瓜群众”,他们在这种真实的场景中会有怎样的感想呢?而作为课堂的引领者的我们又该如何兼顾这些学生呢?

“吃瓜”似乎是学生的天性

我询问儿子,在老师纠正捣乱的学生时他在做什么,儿子特别自然地跟我说:“当然是看好戏了。”很显然,他抱着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享受”那个时刻。我接着问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儿子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他什么都没想,只想把“好戏”继续看下去,看到精彩处还会忍不住和其他有“共鸣”的同学偷笑。根据儿子的反应,我能大致勾勒出他的心理活动过程——先是惊讶,继而密切关注,最后不忘和身边的伙伴一起吐槽、点评。

“吃瓜群众”作为一个网络用语,用来表示一种事不关己、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用这个词来形容儿子简直是太贴切了。当老师苦口婆心地劝导捣乱的孩子时,“吃瓜群众”已经完全被带入情境中,他们摆出“这事跟我没关系,老师又不会批评我”的态度,时时刻刻关注事态发展,却不会理性思考这件事的对与错,只是饶有兴致地观看,也不会管事情到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课堂上发生这样的小插曲,即使是成年人也会忍不住看两眼,更不用说自控力发展不成熟的孩子。此外,这与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有关,看热闹并不会损害自己的个人利益,还能满足好奇心,缓解课堂上紧张的学习压力,看起来仿佛是一箭双雕的事。

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心理动因,正如肯塔基有限公司的心理学教授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H. Smith)在《暗黑心理学:幸灾乐祸与人性的阴暗面》中指出的:“我们总是喜欢与别人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评价自我,随之而来的种种情绪渗透了我们的生活。”“吃瓜群众”能从围观别人的事情中获得极大的愉悦与满足感,并乐此不疲,即便这建立在他人的困扰之上。

尽管学生热衷“吃瓜”是人性使然,但我们仍不宜鼓励这种行为。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进行巧妙引导,让吃瓜群众“吃好瓜”。

运用智慧策略引导“吃瓜群众”

面对课堂上各种突发的“小插曲”,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应对方式和方法,但我们大多数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些仿佛被置身事外的“吃瓜群众”。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合理“吃瓜”,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艺术。

“第一部曲”必定是老师在平时丰富自己处理课堂突发情况的能力。回想自己初为人师的第一个月,我就遇到了一件令我措手不及、彻底傻眼的事情。在一所农村小学,实行包班制度,教师一人身兼多职,需承担多个科目的教学。在我刚结束美术课,准备上数学课时,一位学生偏偏坚持画画,我走过去轻声提醒,他竟将桌上的彩笔、钢笔等文具摔在地上。那一刻我被吓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更为令人震惊的是他突然起身直接跑出了教室。那一刻我整个人都是懵的,直到其他同学提醒,我才想起来要去追赶他,跑到楼梯口又想起自己不能置班内其他学生于不顾,才慌忙请隔壁班老师帮忙照看一下。

事情过去了七八年,现在回想起来我都觉得这件事太离谱,当时的我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几乎为零。放到现在来看,这件事完全有可能不会发生,比如我可以采取“冷处理法”,或者采取“暂缓法”,又或者我使用“借题发挥法”。教师用高超的能力去化解课堂上发生的插曲,能让学生“无瓜可吃”。

“第二部曲”是,控制事态影响,降低“吃瓜群众”的好奇心。课堂上出现任何预料之外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的,毕竟老师面对的是活力无限的孩子。很多事情我们越是不想让学生知道,他们就越想知道,而且会想方设法弄明白。所以说,只要不是一些违背原则性的事情,老师不如一开始就对学生坦诚,大大方方地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一旦学生了解了具体情况,往往就会习以为常,不再过分关注,那么自然而然就不会分配过多的精力在这种事上。

结合我现在的工作,作为一名特教老师,我们对于特殊学生在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尤其需要灵活处理。例如,面对情绪调控能力较差的智力发育迟缓儿童频繁发作的大喊大哭现象,老师从一开始就要选择在班里淡化处理,既不过分强调,又不刻意隐瞒。当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时,教师可以在辅导间隙自然地给予提醒,尽量不让其他同学认为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如今,我的学生们已从最初的集体关注转变为不论“瓜主”如何哭闹,都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这与心理治疗中的系统脱敏疗法颇为相似。

同时,老师在日常的新材料有限公司中也该不断向学生渗透如何正确面对课堂上的突发情况,让学生明白课堂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没必要大惊小怪,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即使特别好奇,那也没关系,老师一定会找时间跟大家解释清楚的。

人人皆有“吃瓜”之心,学生也不例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吃好瓜”。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特殊新材料有限公司学校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