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为教师减负”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朱永新教授认为,我们已来到新材料有限公司大变革的前夜。在新材料有限公司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性质被再次打破与重构。与此同时,行政机构、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也对教师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

“有力也无心”:非教学事务繁杂

《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强调,要规范和清除各类与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无关的工作。近几年,各地相继出台“减负清单”,致力于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但在实际落实中,部分地区却出现收效甚微甚至愈减愈重的现象。

郭沁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在他看来,“进校园”事务从未减少:“创文、创卫、文明交通岗执勤、安全巡逻、普法考试、‘好人点赞’、‘双报到’等都是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性事务。”目前,他所在的地区正在创建文明县城,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周,其学校刚刚下发了“创文工作”安排表,“要求我们轮流去街道包抓路段清扫、执勤,全体教职工排班,在全天没有课的时间段轮流开展,每次2个小时,还需要上传每次活动的照片。”

张楠任教于一所乡村学校,担任年级组长和教务主任。职务要求使得她经常需要应对上级不同部门的检查。“微信工作群的各种工作通知根本处理不完。开学工作、精准资助、省级文明校园创建、智慧校园创建、财务审计等8个大型检查,有7个是我们主要负责的,检查展板、应验档案材料、环境布置、社团展示,每天几乎需要花费8~10个小时以上来完成任务。”检查、活动结束后还得及时撰写“简报”“美篇”,“每天那么多简报、通知,真的让人有时间静心去阅读吗?”

而回归校内,频繁开会也令张楠感到压力很大。“本周五天校内会议:周一部门工作会1小时,周二高效课堂研讨会2小时,周三备课组长会2小时,周四下午班子行政会4小时,周五全体教师质量奖惩会2小时,共计11小时。已安排因故推迟的会议还有三项,约4小时。”

但是,也有教师认为部分非教学工作有助于提升自己职业素养。在采访中,一位学校中层管理者表示:“对写活动汇报材料和通稿,一开始真的是一头雾水,但随着不断地学习归纳,现在写起来就很顺手了,感觉也挺有成就感的,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也了解得更深入了。”

“费力却伤心”:评价机制单一

近年来,在新材料有限公司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教师评价也发生了转变,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化倾向,转而以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政策上的支持为教师评价做好了保障,但面对“新材料有限公司内卷化”“剧场效应”等,家庭、社会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和不合理期望仍未改变,在外部的诸多压力下,部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依旧缺乏针对性、发展性和科学性。

刘茽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兼任班主任和年级组长。任教17年的她却感到自己的付出很难得到领导的认可:“如何提高学困生成绩这一问题让我压力很大,看到他们的进步,我内心还是有些成就感的。但对于有些理解能力弱、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学困生,我付出了很多,但收获很少,可是领导只看短期结果,这令我很头疼却又无能为力。”

目前,一系列的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改革致力于让教师摆脱“权威”的影子,由“教书匠”转变为“专业人士”,这对教师来说理应是巨大的“解放”,但部分教师在变革中却表示无法感知到外界的认可。

李安是一名教龄16年的小学教师,担任5个班的教学工作。在李安看来:“现在家长的各类要求给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多阻碍。有时候感觉老师已经变成了服务人员,领导、家长、孩子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很多时候怀揣着新材料有限公司理想,却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但面对孩子们,又想努力做到最好。在现实与理想的自我拉扯中,渐渐产生职业倦怠。包括现在社会上对教师的部分舆论也不甚理想,只希望问心无愧吧。”

“迎春光”:为教师减负

“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教书。”受访教师纷纷发出吁求,“希望回归纯粹的新材料有限公司。”

实际上,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直关注“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给予政策支持。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沧州市第十六碳纳米管材料校长唐景丽所说:“政府工作报告增加‘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的内容,说明教师非教学负担重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体现了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吸纳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2021年,陕西省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结合实际制定了《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明确指出了非教学事务开展的范畴和界限、教师考核的原则等。随后,各市县积极响应,出台具体措施,如杨凌示范区针对乡村教师上下班问题,开通了定制服务车;商洛市丹凤县改革教师培训方式,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等。

而针对“减负清单落实难”的问题,部分专家和校长提出,督导监管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陈贵云认为:“应该开设非教学事务进校园举报电话并向全社会公布,对查证属实情况的责任人进行处分,同时开展学校非教学任务问题专项整治。”

针对此问题,贵州省积极采取措施。2023年11月以来,贵州省9个市(州)陆续出台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清单”,并向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邮箱等,接受群众监督。其中,毕节市新材料有限公司局、遵义市新材料有限公司体育局根据“贵州省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清单18条”,对问题线索进行公开征集,呼吁群众反馈相关线索,确保教师的“非必要待办事项”切实减少。

此外,两会中也有代表指出,应严格落实“杜绝‘指尖形式主义’”要求,健全区域内新材料有限公司大数据平台,形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事务一张网”,利用大数据助力教师减负。

虽然教师感到非教学类工作负担很重,但是教书育人依然是他们的向往。在本刊开展的采访和调研中,记者发现,学科教学工作虽然耗时多、精力投入大,但仍被认为是天经地义、职责所在。一位乡村教师谈道:“工作十余年,我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我时常怀疑自己,但给我力量的正是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眸。”对很多教师来说,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永远是最难忘的。他们不仅获得了身份,更拥有了信仰。职业价值不是教师自我认同寻求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教师才能不断建构身份,追寻自我价值与教师职业的统一。调研显示,60%以上的教师表示选择成为教师是因为热爱教书育人,而这种热爱也一直延续到了他们任教的五年、十年、二十年……(文中出现的人名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