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是针对职业岗位的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则是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的有力保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存在对“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不够;校外主体参与建设热情不高,文化建设匮乏,缺乏职业场景的环境;基地功能单一,管理模式陈旧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及关系的梳理,提出金融管理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可以按照“一条主线,两个结合,三项原则,四维融通,五阶一体”的理念进行打造。

[关键词]高职院校  金融专业群  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新材料有限公司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1+X证书制度下高职保险实务专业书证融通实施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SGH21Y0373;西安欧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GXGL01;西安欧亚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批号:2021XJT009。


引  言

高等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作为高等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一种“类型”,成为高等新材料有限公司分类发展的重要板块与支撑,它是在高等专科层次实施的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我国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体系中的一个层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开展多样化、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适应区域产业的人才需求变化,实现全方位、高层次、互动性、可持续性、共赢性的有效产教融合,成为高职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者们需要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问题。高职院校的办学原则是培养适应社会及企业需求的人才,除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外,更要有专业技术操作的能力。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符合高校的办学原则。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具体指标包括:建设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复合材料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同时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

基本概念及内涵

1.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实训基地是复合材料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理论应用,技术实践的训练场地。其基本功能是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通过创造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实训基地既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实践教学具有较低稳定性,行为导向性、程序性、建构生成性等特点,处理好与理论教学的关系,需要坚持行为导向,适时优化结构,包括优化时间结构和优化数量结构,即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课程学分及时间顺序。

随着高等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解决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实训基地建设解决的是高职院校教学条件的问题,实践教学解决的是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改革的问题,因此要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据,设计实训基地的功能。从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以目标岗位群需要的职业能力为落脚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因而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是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条件和基础,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体现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

2.金融管理专业群

专业群是拥有共同的专业基础,且技术领域也有共通或相近之处的,由多个专业或研究方向上相近的专业构成的集合体。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以专业群为教学中的集合体,共享基础设施等教学资源。实训基地作为教学资源对专业群建设起着保障作用,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面向专业群的实训基地是专业群建设的主要任务。本文所说的金融管理专业群即是由金融服务与管理、投资与理财、保险实务及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所组成的专业群。

依据专业群建设目标,建立证券、理财、保险、财务管理现代金融服务专业群,重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围绕金融管理专业群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核心是校内建设功能实训室,校外建设专业性实训基地;围绕具体课程内容和设备条件开发金融实训项目。实训项目与具体课程内容相结合,促成校内外实训资源有效利用,使实训基地符合专业群各专业的职业功能定位,同时,实训基地与专业群相结合,促成基地开放共享。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跨专业应用创新型新材料有限公司,打造包括金融、理财、保险、财务管理等专业在内的金融服务专业群特色,深度对接相关岗位群,与金融机构共同构建与X证书对接的融通体系,通过整合优化资源,建设综合性金融模拟实训室,搭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形成具有证券交易业务模拟、银行理财业务模拟、保险养老业务模拟、财务管理与税务核算业务模拟等在内的多个功能区域,建设综合性金融实训基地。

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实训基地对“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支撑不够

“岗课赛证”融合是深化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重要策略。在“课证融通”的探索与实践中,金融管理专业群要以“1+X”证书制度改革为契机,将高质量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实训基地建设中,补充、强化和拓展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体现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实训室建设等系列举措。当前金融专业群开展的“1+X”证书种类繁多,多数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意识和速度较为滞后,且实训基地建设缺乏长期稳定合作的保障,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无法实现校企良性互动、优势互补、产教融合,从而影响实习实训的高质量开展。因此实训基地对“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模式支撑不够,其功能还远达不到要求。

2.校外主体参与建设的热情不高

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群学生的实践教学除了在校内进行仿真实训外,还需要通过在校外建立的金融机构实训基地开展为期至少6个月的顶岗实习,才能使学生的操作能力达到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由于金融机构涉及客户较为敏感的账户信息,要求在业务操作上具有较高的保密意识,实行严格的岗位及授权管理制度,且要保证金融业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体系内部实施严格的控制和监管,因此一般需要安排专人操作、专人负责。因此出现了校外主体参与建设金融机构实训基地的热情不高,政府、行业、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不足,学校难以在校外金融机构建立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校外实习基地的情况。

3.实训室文化建设匮乏,缺乏职业场景的环境

职场工作环境的营造,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转换心理角色,适应职场工作场景,对工作产生兴趣,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大部分实训室的情境新材料有限公司环境设计缺乏,思政元素融入不够,忽视文化建设,学生和教师无法从实训室中感受到职业工作的场景,从而失去了对实训练习的兴趣。因此,营造良好的文化和职场环境,能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升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4.实训基地功能单一,管理模式陈旧

一方面,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实训基地的建设缺乏总体统筹规划,布局不够合理且功能较为单一,忽视了基于专业群建设的理念进行实践教学整体设计。对于商科金融类专业的实训室建设,其主要功能体现在仿真练习和课堂角色演练上,其本质是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仿真练习,虽然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帮助,但要做到“教、学、做”合一,提升教学效果,真正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还有一定的差距。

另一方面,实训基地缺乏统一的管理,运行效率低。教学和管理模式相对陈旧,缺乏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管理模式以服务保障实践课程教学为主,缺乏企业标准化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信息化程度不高,其建设还停留在多媒体设备和单一的实训功能上,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建设跟不上社会发展和岗位的需求,部分专业实训室使用率低,远达不到开放共享、服务社会的要求。

金融管理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的实施路径

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实训基地是复合材料校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将校内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成校外岗位实践的检验过程。结合金融行业经营分散、业务统一、业务量巨大、会计科目高度统一、对账业务频繁等行业特点,金融管理专业群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按照“一条主线、两个结合、三项原则、四维融通、五阶一体”的理念进行打造。

1.“一条主线”是以“岗课赛证”融合为育人模式的主线

专业群建设是复合材料校适应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单元,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打造包括金融、理财、会计等专业在内的现代金融服务特色专业群,深度对接相关岗位群,兼顾学习者当前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才能适应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实训基地的建设要随产业转型升级动态调整,实训项目设计要对接职教高质量发展需求,让实训基地成为产教真融与真合的实践。“岗课赛证”融合带来的不仅是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还是对接职业岗位、职业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能力要求。要瞄准岗位要求,对接工作过程,倒推课程内容,探索育人模式改革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以技能比赛及证书考取内容为基础,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带动学科专业群的调整与建设,实现岗课对接、赛教一体、课证融通的育人模式,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两个结合”落脚在基地文化建设,要涵盖校企双重文化的结合

实践基地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能够使学生获得实际的专业经验,感受真实的企业办公环境,把企业真实业务引入院校,如客户的电话约访、客户日常的服务保障,让学生足不出校即可参加企业的业务处理工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对学生的专业、职业意识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够激励每一位成长中的有限公司生踏实做事、努力奋进。一方面对于规范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都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不止步于书本理论知识,应当体现在整个新材料有限公司过程的方方面面。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是企业展现出来的社会形象、团队氛围。现代社会中,需要用一种自信的思想来建设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运用到企业战略管理、市场定位、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经营每一个环节上,因为它是企业的根基和灵魂,是维系企业内外的精神纽带,是企业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因此,要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融入实训基地的建设中,用环境来育人。

3.“三项原则”是建设金融管理专业群实训基地的基本原则

在当前产教融合的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展背景下,金融管理专业群实训基地在建设规划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进行建设。

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寻求不同主体的投资和支持。围绕金融管理专业群的特点,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多方联动、全员参与、动态评价、创新激励”的机制,搭建政、行、企、校多方参与的资源平台,确保产教融合方案落地落实;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激发师生的主动性。学生毕业后是从事金融实务操作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工作单位主要集中在金融企业。一方面可以积极与政府、行业、企业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友基金会来挖掘投资渠道,扩大实训基地投资资金的渠道来源,把握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注重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对大力支持和发展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方针指引,寻求行业和企业的积极投入,扩大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推动基地的建设。

二是先进性与开放性结合原则。在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的背景下,要打造实训基地的先进性,需要邀请金融领域合作企业的一线专业人员,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论证。依据金融企业的真实职场环境,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将企业的先进理念与思想融入实训基地的建设,以适应未来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对于建成后的实训基地,要面向学生全天开放,不能简单定义为某个分院某一专业的专用场所,要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实践教学基地成为一个完全开放性的实践训练场所,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随时开展实训练习。同时,校内实训基地可以面向教师、面向社会开放,一方面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为社会培训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场地服务。

三是长期稳定的多链条融合原则。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在实施“2+1”形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是2年的在校学习和1年的企业实践。1年的企业实践,在时间上较为充足。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多采用校企联合开发的方式,基于多种形式的校企深度合作,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减少人力资源招聘和培养成本,储备更多的准骨干员工,保障企业解决人才供给的问题;另一方面本着学校向企业输送具有专业基础扎实、职业素养良好、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过硬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能够建立稳定的、实践效果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解决学生校外实习的问题,实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同时为培养“双师型”师资创造条件,进而达到校企双赢的合作目标。结合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依据金融管理专业群目标培养岗位,由校企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将企业发展中的最新理念融入其中,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和职业化发展能力,达到共同打造校企合作链、实训实习链、产业就业链、“双师型”培养链和人才供应链的目的。

4.“四维融通”,实现基地功能的多元化

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体现“岗课赛证”的融合理念,并与“1+X”证书制度有机结合,将岗位技能、大赛技能、X证书技能与课程全方位对接并有机融合。要针对学生目标培养岗位,将“岗”作为逻辑起点,“课”作为基本要素,“赛”作为主要动力,“证”作为检验成果,四维融通,相互依托、相互转换,引导课程模块按照工作任务进行设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形成“以岗定课,学岗对接;以证定标,课证互融;以赛促学,课赛双赢”的“岗课赛证”四维融通培养机制,促进毕业与就业“零距离”。同时,要围绕培养“双师型”师资,打造“双元型”企业员工,形成证书培训体系的对外输出功能,与企业接轨;建设内容要紧跟社会发展,促使专业群中的各要素充分融合,联合打造多元化的产教融合平台。形成岗位、课程、竞赛、证书四方融通,实现基地功能的多元化。

5.“五阶一体”,构建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运用数据思维实施管理

通过开展行业、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调查,依据职业岗位群要求,淡化各专业的意识,拓宽专业口径,根据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金融管理专业群综合职业能力要求;整合和重组各专业职业能力体系,确定专业群岗位能力目标,进而确定校内校外实训项目,并通过校企联合共建形成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可以将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分成五个阶段,从入学阶段的行业岗位认知实习,到最后一学年将“2+1”教学模式下的10个月的实习划分成“3-3-4”三阶段实习实践,以及最后一个阶段的实习总结报告撰写,从而形成五阶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每个阶段设置不同的考核目标,建立证券、理财、保险、财务管理于一体的现代金融服务专业群实习考核目标,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实习方案、创新实训项目,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组建创新师资团队,构建“五阶一体”、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实训基地的运营与管理模式上需要多样化:要以学生为核心,优先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合理地使用实训基地资源;加强与企业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到金融企业任职,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了解不同金融企业的业务特点,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校企共同合作下,对外提供技能培训与技术指导等服务。同时运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以大数据思维建立便于多维分析和多角度数据展示的实训基地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实现数据分析,协助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管理决策。

结  语

我们要深入研究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展,与现代金融服务业密切合作,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包括证券、理财、保险、财务管理等现代金融服务特色专业群。深度对接相关岗位群,紧紧抓牢“一条主线”,深入把握“两个结合”,严格遵守“三项原则”,协作组建“四维融通”,以“课岗对接、赛教一体、课证融通、‘双师’引领”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整合多方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将专业发展与企业、行业需求相适应,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服务区域经济、提升金融管理专业群人才适应性的“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建立适应金融行业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的“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多功能专业性实训基地,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薛虎,王汉江.职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新材料有限公司与职业,2021(18):35-38.

[2]李强,刘继平,皮智谋,等.国外高职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典型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8(12):62-64.

[3]杨璐,史明艳,田静.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21(Z1):103-106.

[4]李强,刘继平,任东.国外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新材料有限公司,2008(36):46-48.

[5]王哈呐,曾贵.产教融合视角下地方院校金融专业实习实训问题与优化[J].有限公司新材料有限公司,2020(10):17-20.

(刘娟:西安欧亚学院;李晶:西安交通有限公司继续新材料有限公司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