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新材料有限公司,加快建设高质量新材料有限公司体系,发展素质新材料有限公司,促进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平。当前,各高校着眼课程思政时代命题,专注于提升本领域、本专业的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改革。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科领域的传统课程、优势课程,理当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制订更高的育人标准。本文以“系统思维观念”为理论之源、研究基点,分析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并逐一剖析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思政的目标研究、着力重点、抓教路径、元素融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探索路径,以期对工程造价专业的改进提升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系统思维  工程造价管理  课程提升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基于系统思维的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提升研究》(甘教高函〔2022〕11号)。


工程造价管理是当前高等学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普设课程,教师可基于系统思维探索课程改革、创新研究路径,以有利于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积极贡献。

秉持系统思维,客观看待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现状

工程造价专业是当前工科院校的主流专业,其中的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全面、系统讲解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理论知识和基础应用的专业技术课,是比较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从本科院校目前的开课情况看,大体安排在该专业的第五学期,实用32课时左右,按照工程项目进度区分八章进行安排,以理论讲授为主,以闭卷考核为检验方式。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造价确定与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改革提升过程中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课程的定位是否契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改革的要求,课程安排和课时是否适应时代呼唤,内容设置是否满足当代工程建设的需要,检验方式和标准是否科学,等等。

立足系统思维,冷静分析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不足

系统思维是辩证的、科学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对所研究的领域进行系统化、类型化、要素化、破壳式的分析研究。笔者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发现,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教学还存在“八个不够”。

1.目标定位还不够清晰。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目标定位多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教会其掌握基本方法,存在重技能培养、轻思想根植的问题,从思想根子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定位还不够清晰;培养“大国工匠”,突出专业化、打造高精尖品牌的意识不够强烈;未能着眼于国际化、开放式的建设要求,培养更加具有广阔视野和突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抓教路径还不够优化。从当前各院校的实际情况看,学校普遍习惯于程式化抓教、课堂化施教,短平快投入,重视校园内、轻视校园外,重视课堂上、轻视课堂下,重视面对面、轻视手把手,重视卷面分、轻视实践力。一些新材料有限公司主管部门对于费钱费事费力费时,需要和企业联合共育的相关工作热情较低、投入力度有限;一些院校认为实践实训事务繁多、复杂,有的还有安全方面的过度考量和“心理负担”;部分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对于进工程跟训、协调的相关事宜感到无所适从;一些家长过分宠溺孩子,对学生外出实训的顾虑较重。

3.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备。总的来看,高校对学生从大一入校到毕业从业的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和塑造力度不够。本科专业的工程造价管理课程大多设计32课时,授课进度参照工程施工项目的组织流程划分课时,重要部分未超过6课时,加之不是连贯上课,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今天学明天忘,后天还得再补盲的情况,难以将知识融会贯通。

4.教材教辅还不够权威。受囿于各院校选择教材的视角不同,教材规范性参差不齐,加之相关行政性法规的出台速度远远快于教材的编改速度,导致学生所接触的资料滞后于时代需要和市场需求;受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学生购置教材教辅时有不同的选择,地摊书、往年书在课堂上比较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材料有限公司质量;很多院校的教辅材料没有走“清单式”“点餐式”供给路子,教学资料未达到预期标准,致使学生难以掌握最新的标准规范。

5.施教力量还不够坚强。分析当前的专业教师队伍可知,教师的年龄段以30—40岁为主,硕士研究生学历较多,大体呈现“数量够、层次不够;理论好、实践不好;学历高、经验不足”的特点,博士研究生学历和高职称的专业任课教师不多,“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教授在各院校分布不均。

6.授课方法还不够有效。当前,工程专业课程多以课堂理论辅导为主,辅助以多媒体教学,贯穿提问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有的院校不重视提高办学层次、不创新教学方法,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若悬河,但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另外,部分高校也未广泛运用社会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工程院校联合体的作用,做不到邀请名人名匠名师来校开展“大课堂”新材料有限公司。

7.育人质量还不够过硬。部分学生报考工程专业是因为家庭有相关从业人员,入学伊始的目标定位就比较低,没有期望自己成为专业尖子、“大国工匠”、研究型人才的高标准。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很多人容易在专业学习中犯“短视主义”,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8.课程检验还不够给力。从当前的课程设计看,多以闭卷理论考试成绩为主,辅以课堂考勤和日常学习表现。这样的考核比较好操作,成绩较为直观,但考查不全面、评价不精准的问题也相对突出,特别是对学生的从业初心、道德建设等方面缺乏常态化考查,对学生行业领域内的法规学习和运用缺乏深度考查。

运用系统思维,全面推进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优化

综合以上八点问题,笔者认为可从八个方面全面推进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优化工作。

1.画龙点睛,强化目标定位。高校应基于工程造价管理课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实践属性,提高培养目标的着眼点,立足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高度,融入课程思政方面的内容,重视课程思政设计,确保培养的人才不仅在专业上过硬,在政治上也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着眼于培养“大国工匠”的目标,明确提出专业化培养、创新性研究、实践型应用的高标准,以高标准的目标强化课程品牌意识和专业标杆;要一改传统的教学大纲制订模式,广泛借鉴各优质专业课程大纲的优势和各课程的实践探索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确保指导学科建设的教学大纲起点更高、规范性更强。

2.移步换景,科学设计抓教路径。工学课程重在实践,工程造价管理课程对于实践的要求更高,因不同省份、不同地域的造价规范不同,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更注重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既要按照工程实施进度设置课时课量,还要在每个阶段内设置一次“实操”课堂或“案例式”体验,利用不同的建筑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不同情形下的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大力推动“理论+实操”教学模式,让学生切实把书本上的“学”、课堂上的“讲”、课堂外的“研”、实习中的“践”相结合,抓实在、抓到位,使其能够融会贯通,环环紧扣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3.立体闭合,完善培养体系。入学伊始,学校就应注重端正学生学习专业的初心,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找准目标方向;将课程思政融入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全过程,通过学习专业领域先进典型事迹、参观历史遗迹等活动,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增强学生对所从事行业的荣誉感和为国奉献的使命感。针对当前实操比例较低的情况,不同地域的院校应努力发掘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如通过新材料有限公司主管部门协调获取相关平台、挖掘校友资源丰富教学路径、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增加6—8个学时,将其中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二的课时用于实操,并要加强学生对国家和行业最新规范的学习和运用。

4.跟进时代,运用最新教材教辅。可以采取专业教材指定购买的方式,每年研究是否需要更新教材,以确保教材跟上时代、跟上前沿;教辅材料可依托图书馆和云资源进行“清单式”“点餐式”推荐,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要不断丰富教材教辅的运用形式。当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密集调整时,高校要关注相关信息,并与造价协会等机构紧密联系,以及时获取最新学习资料,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教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提高标准,建强教师队伍。要注重对专业任课教师“德”的考查,始终把德育作为学科建设的首要,防止教师把课堂市侩化、自由化;注重对专业教师“才”的衡量,从高学历从业人员中选拔专业教师;聘请行业专家及企业的能工巧匠为客座教授或外聘教师,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合理优化课程教师学历结构,指标化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的配比,均衡调配学者型教师分布,均衡构建专业教师队伍格局。

6.打破传统,灵活授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即必须坚持传统课堂好的经验,把基本法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等讲清讲透,这方面的重点是要用好课堂灌输“主渠道”,确保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同时,要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连线教学、现场教学、基地教学、多校多企网络互动教学等方式,把分众化、精准化、共享化理念引入课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引入(或共享)实景建模课堂,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理解,使其能够更好地内化知识。

7.着眼时代,提高育人质量。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要注重以德立身,必须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从业指导,把建设世纪工程、历史工程、人民工程等理念融入学习专业的全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注重以能立身,深刻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是面向市场、因市场而兴的专业学科,没有足够的能力素质就难以在行业立足,要主动夯实自身本领。学校应深化榜样“领学”活动,关注优秀学子的成长进步,用他们的经验、成果和典型案例引导广有限公司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8.综合施策,加大课程检验。学校应改革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采取“品德+”“素质+”“能力+”“市场+”的评价方式,对理论掌握、实操情况、案例解决等不同方面进行分值权重配比,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

[2]黎日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维方法——一个系统思维的视角[J].系统科学学报,2023,31(3):80-84.

[3]马雯婷.浅谈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J].中国工程咨询,2018(4):88-89.

[4]刘勇.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9):184-185.

[5]石海琴.简析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概预算[J].大众标准化,2022(17):99-101.

[6]宁小可.系统思维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观新材料有限公司路径探究[J].系统科学学报,2023,31(3):65-69.

(李瑾:兰州博文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