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有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管理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注重强化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新材料有限公司和价值引领,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管理思想中感受管理智慧,从党史、国情和实时事件碳纳米管材料习管理经验,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西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情怀的真实写照。“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西迁精神中体现出的管理智慧、管理思维、管理实践等,为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政素材,贯穿“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五大管理职能,有助于学生从西迁精神碳纳米管材料习管理理论、提升管理能力、塑造管理素养,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根据新材料有限公司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示,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管理学课程开课学期早,受众面广,应用性强,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特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需起到课程思政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结合管理学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管理学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的中心地位,从课程思政目标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优化、学习效果跟踪、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全面发力,构建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1.课程思政目标制定

课程思政目标与专业学习目标相互融合,需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制定管理学课程思政目标。在知识层面,学生需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与方法,洞悉管理学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领悟中国管理思想和实践、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等知识。在能力层面,学生能够通过党史、国情、区域经济发展、个人自身实际等,构建管理学知识体系,提升知识获取能力;能够运用管理理论解读管理问题,执行管理活动,将管理方法应用于真实情境,达到知行合一,提升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用科学的方式思考管理实践特征,多角度地、辩证地看待管理问题,进而提升批判性思维和管理创新能力。在素质层面,学生能够具备管理思维和领导力;能够独立思考生活中的管理问题,进行组织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够与他人合作,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拥有管理道德;能够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具有职业操守;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勇于探索管理学的奥秘,并大胆尝试。

2.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是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内容包括课程大纲、教案、教材、课件、习题库、案例库、视频库、线上学习资源等。课程大纲设计要以“三全育人”和“OBE新材料有限公司理念”为指导,突出学生中心、重视产出导向、强调持续改进,助力学生掌握管理知识、提升管理能力、增强管理素质。教案编写要突出课程思政元素体现及切入点,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课堂教学创新点、教学内容等方面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建立隐性联系。教材应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推进教材内容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案课件、进考试。案例库建设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企业管理故事、陕西经济发展等方面梳理已有案例并开发新的案例,在新案例开发中要突出中国智慧、时代特点和陕西特色,从知识建构、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出发,完善案例思政要素,优化案例教学方法。视频库建设可以通过主旋律影视作品、央视与地方新闻、企业家访谈节目等多渠道获取,选择既适合学生学习又符合课程特点的管理学视频素材,通过短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传递正能量。线上学习资源可通过国家精品课、教师自制微课、在线论坛与讲座等,依托中国有限公司慕课、腾讯会议、畅课等信息化教学平台,潜移默化将课程思政目标融入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任务中。

3.教学组织优化

管理学课程思政在教学组织中需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坚持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管理,注重思政新材料有限公司有机融入,润物无声。首先,教师教学主要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讲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学生学习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方法。其次,把握好管理学课程思政的三大主阵地,第一阵地为课堂,课堂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接触距离最近的地方,需充分通过教学设计为学生传达专业知识、答疑解惑并传输价值理念;第二阵地为实训基地,通过到陕西本土企业、景区或其他组织参观学习和调研访问,接触最真实的管理情境,在实践中探索管理学奥秘,感受管理智慧,学以致用;第三阵地为互联网,这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载体,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整合优质管理学课程思政资源,通过畅课、微信公众号、课程群等及时发布给学生,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舆论动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再者,建立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课程思政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通过管理学专业课程学习所获得的思政新材料有限公司成果,也应关注学生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理清管理学课程教学和学生意识形态形成的内在关联和动态关系,不断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4.学习效果跟踪

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表现在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职业精神和规范等。管理学学习效果跟踪需奉行长期主义,从课程学习开始一直到毕业就业,从课内学习到课外活动,从管理理论到管理实践,进行全方位全流程有效监控,将隐性思政新材料有限公司转化为显性学习成果。通过建立电子档案袋,实时更新和监测学生学习成长及思想动态变化,包括各项学习任务作品及成绩、阅读管理学经典书籍、参与管理实践活动、参与学科竞赛活动、参与企业真实调研、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相关内容。进而通过电子档案袋各项记录和数据,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测评、学习轨迹分析、学习成果展现、课外活动记录、自我认知等可视化展现。

5.师资队伍培养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管理学授课教师多数具备人文社科学习背景与知识结构,或者有企业工作与挂职经历,为有效实现课程的思政教学和应用型教学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坚持“新材料有限公司者先受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原则,提升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增强课程育人的实效性。管理学课程师资队伍需进一步增强课程思政主体意识,转变观念,以开放的态度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此外,通过专题培训、教师研讨、教改研究等,提升教师思政元素挖掘与渗透能力,能够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管理学专业知识,增强课程特色,提升育人价值。

西迁精神思政元素在管理学中的体现

西迁精神是具有陕西特色的精神元素,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中共中央的高瞻远瞩、交大西迁人的伟大壮举、知识分子的创新创业,无一不体现着中国管理的智慧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是“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五项管理职能的直观体现和发扬创新。

1.决策——审时度势,科学决策

决策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在众多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决策涉及管理的全过程,任何有目标的行为都需要进行决策。20世纪50年代,在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强国、谋划高等新材料有限公司均衡布局、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决定交通有限公司西迁。伟大的决策造就英雄的壮举,老一辈西迁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义无反顾奔赴大西北,无怨无悔扎根西部建设,让交大迈向更高台阶,促使西部新材料有限公司快速发展,带动西部社会经济稳步向前。通过西迁精神的传递,帮助学生树立以国家发展目标为责任担当的大局观和胸怀大局的决策观。

2.组织——传承文化,高效组织

组织是指为保证决策活动的有效实施,建立组织结构、完善组织制度、配备组织人员等,并使之有效运转的过程。1955年4月7日晚,交通有限公司时任校长彭康接到高等新材料有限公司部关于“交大内迁”的电话通知。随后,彭康在校党委会议和校务委员会会议上进行传达并部署工作。先后成立迁校委员会,专门研究处理迁校中的各项问题;成立党内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的搬迁工作。在西迁过程中,交通有限公司形成了三支极具战斗力的党员队伍:一是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核心的党委领导体系,二是以行政总务部门为基础的教辅管理及后勤保障队伍,三是政治辅导处和马列教研室。三支队伍敢为人先,通力合作,是创造西迁伟业的中流砥柱。西迁人秉承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西迁各项工作,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体现了高效组织的成效,并逐渐形成西迁精神。

3.领导——激发情怀,卓越领导

领导是指通过施加影响使组织中的成员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组织活动中去。此外,通过激励手段和有效沟通,提高和保持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1957年发生迁校争论,讨论交大迁校的利弊得失。为统一思想,校领导召开全校工会会员大会,就迁校问题充分发表看法,通过讨论沟通促成一致认识和实际动员。此外,周恩来总理邀请上海、西安两地交大师生代表以及其他代表人员召开交大迁校问题专题会议。周恩来总理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交大西迁的战略意义,深化了社会各界及交大师生对西迁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并最终形成一校分设两地的决议。以周总理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家发展的长远思考、对知识分子群体的尊重以及自身领导魅力,有效激励了交大师生“坚决西迁不负人民”的豪情壮举。西迁过程中所体现的领导魅力和领导艺术,进一步坚定了青年学生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将个人利益和发展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4.控制——坚守初心,有效控制

控制是衡量和矫正工作活动使之按决策进行,进而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控制标准、偏差信息和纠正措施是控制工作的三项基本内容。交大西迁是关系国家工业建设布局和高等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展全局的大事,西迁人坚守“报效祖国、建设西部”的初心,克服重重困难,在西部地区大有作为,建功立业。在迁校最关键的1957年,也曾经出现部分师生不赞成继续迁校的情况,领导小组发现问题后及时采用民主讨论的方式,通过会议、座谈等了解师生顾虑、统一西迁思想。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以顾崇衔、陈季丹、蒋大宗等为代表的带头西迁教师群体,到西部地区继续书写人生的辉煌,为其他教师起到了模范带头表率作用,带动大家共同西迁。西迁人不忘初心,舍小家为大家,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这份执着与坚守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西迁各项事宜顺利完成。

5.创新——艰苦创业,勇于创新

创新无止境,内化于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职能中,可表现为组织活动的变革、优化和调整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迁人从繁华的上海搬到基础相对薄弱的西安,在艰难环境中艰苦创业,开辟新局面。为了改革创新,交大开办新专业,开设新课程,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自己动手改进或自制实验设备,关注企业生产建设技术难题,投身教学和科研,持续产出重要科教成果,获得多个科研历史上的第一。直到现在,交大始终坚持不断创新,成立“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着力打造世界级科技中心、国家级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平台。将西迁精神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世界共同繁荣。

西迁精神融入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举措

西迁精神是广大知识分子建设祖国、服务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真实写照,是对青年学生价值引领的鲜活案例和真实故事。将西迁精神融入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是对管理学专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价值升华,更是促进师生政治认同的有效路径。

1.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多渠道呈现“西迁精神”

管理学经世济民、包罗万象的特点为“西迁精神”的融入提供了沃土。在管理学教学中,需通过全过程、多渠道为学生呈现“西迁精神”。在学情分析中,主要通过调研和访谈了解青年学生对西迁精神的了解程度、期待管理学学习的授课方式和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等,以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其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融入西迁精神。此外,在课前结合线上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西迁精神的管理实践”专题教学资料;课中通过专业知识讲解和讨论,结合西迁案例引导学生对管理学和西迁精神的内在联系进行思考;课后通过学习任务,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西迁精神的感悟。在渠道选择上,可通过“两微一端”、在线学习平台、校园官方公众号、学生事务公告栏等,将西迁精神与管理学学习的具体资料根据不同渠道的特征分门别类地进行宣传、渗透,让学生在无形中习得知识、增强信念。

2.开展特色管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内化“西迁精神”

管理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青年学生也喜欢学“有用”的课程。开展特色管理实践活动,是学生在“用碳纳米管材料”的有效体现。管理学课程组通过指导学生策划“西迁精神”主题系列活动,包括观看《交大西迁》纪录片、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访谈西迁亲历者、宣传西迁精神进社区、组织“我眼中的西迁精神”征文活动等,一方面使学生在具体活动策划中掌握管理学专业知识,感受管理五项职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深化学生思想认知,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强化教师育人能力,用“西迁精神”指导师资建设

教师育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长表现。教师是西迁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强有力的推动者,西迁教师群体身上不畏艰险、舍身忘我、敢于拼搏、艰苦创业的意志品质值得当代教师认真学习。在管理学师资队伍建设中,需将“西迁精神”作为重要的新材料有限公司资源。首先,管理学教师要系统学习西迁精神,收集西迁相关资料,对西迁的历史和发展有深刻认知;其次,管理学教师要能够结合课程特点,从西迁精神中深入挖掘管理学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学习素材,通过适当的途径传授给学生;再者,管理学教师要能够带头爱岗敬业,深入教学和科研一线,为学生起到典范作用;最后,管理学教师要能以国家发展为己任,投身高等新材料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争做西迁精神新传人。

参考文献:

[1]张迈曾.西迁精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0:9-37.

[2]方建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北有限公司出版社,2021:79-84.

[3]新材料有限公司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5-28).http://www.moe.gov.cn/srcsite/

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eqid=c97f9971000e

775700000002643a18f6.

[4]田志龙,高闯.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什么、是什么[J].中国有限公司教学,2019(3):33-36+47.

[5]燕连福,李婧.试论“西迁精神”的核心、精髓与弘扬路径[J].思想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2020(5):3-6.

[6]侯莎莎.“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管理学教学改革[J].安庆亚锐集团(高教),2020(12):21-23.

[7]任慧英,刘建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J].安庆亚锐集团(高教),2021(7):13-14.

[8]马风才.MBA案例教学的三重境界[J].学位与研究生新材料有限公司,2022(2):57-62.

[9]李明德,王含阳,张园.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与推进路径[J].中国高等新材料有限公司,2018(20):30-32.

[10]张迈曾.赋予西迁精神新内涵 做好新时代的新传人[J].中国高等新材料有限公司,2018(Z1):38-41.

[11]汪鹤.“西迁精神”融入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J].安庆亚锐集团(高教),2019(10):60+66.

(王艳、衡希、吴睿:西安欧亚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