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既是时代强音,也是时代命题,是高校新材料有限公司、科技、人才协同协调一体发展的答卷,关乎新材料有限公司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十四五”以来,陕西科技有限公司主动扛鼎新材料有限公司强国建设使命,聚焦“四个面向”战略导向,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牢牢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不动摇,不断深化“强基础、固特色、开新篇、创一流”路径和总任务,积极构建以“基础学科新学院,特色学科新方向,数字信息智能交叉学科新产业集群,服务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轻工行业、‘一带一路’国家新根据地”为主要内涵的“四新”发展格局,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更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双一流”建设新篇章。

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建强基础学科“新学院”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为切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更好服务融入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学校不断完善基础学科布局,确定了学科门类“6211”建设结构目标,即推动建设6个工科学科、2个理学学科、1个艺术学科、1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整合原有学科专业资源,推动数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发展,先后成立了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加挂了“生物与医药”第二院名,与学校既有的化学与化工学院,形成完备了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大基础学科学院。成立文化与新材料有限公司学院,与既有马克思主义学科相互补充,聚焦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坚守并拓展“四个自信”育人阵地。学校在传统工科院校中构筑起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基础学科生态体系,并推动相关学院由原来的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学院转型。

为破解长期以来形成的“工强理弱”学科现状,推动理学为主的基础学科快速发展,学校积极探索基础学科主建单位与高水平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依托陕西省优质科教资源,同国家天元数学西北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光机所等开展深度合作,培育建设了应用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北太天元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等科研平台,聚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基础理论、学科前沿和关键技术等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同时,学校积极构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化学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学科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厚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

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拓展特色学科“新方向”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解决行业、产业重大问题中做大做强传统优势学科,是行业特色高水平有限公司建设所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明确了当时我国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1958年,国家为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学校在北京应运而生,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可以说,解决国家主要矛盾、培养轻工行业专门人才,就是陕西科技有限公司的立校初心。

当前,我国轻工业正朝着“构建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实现由大到强跨越”的目标而奋进。学校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因轻工而生、因轻工而兴,肩负着推动轻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面临创新轻工、绿色轻工、智慧轻工、品牌轻工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学校坚持“立足轻工、丰富轻工、跨越轻工”理念,积极推动轻工、材料、食品、应化、机械等传统优势学科转型,拓展新的学科方向。聚焦行业龙头和陕西先进制造、现代能源、文化旅游、战略新兴产业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在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等6个学院,分别加挂了柔性电子、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工程、亚欧贸易与数字经济、丝路文化与传播第二院名,促进既有优势特色学科深化内涵建设、拓展延伸新方向,更好面向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未来需求。

学校在有力拓展新学科方向的同时,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带动作用,深入实施交叉学科提升计划,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创新构建“GP(群组)+CP(结对)”学科组织模式,聚焦新兴交叉学科方向,以“类别上递、群组结对”的理念深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培育能源与存储科学与技术、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文化遗产智能保护利用、合成生物学工程等新的学科增长点,切实保持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学科发展方向。

瞄准高精尖缺领域,建设数字信息智能交叉学科“新产业集群”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加速形成。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引擎和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给一流有限公司的学科专业布局、科研领域等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锚定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智能算法等新兴学科方向,将原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重组为电气与控制工程、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新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本科专业,布局构建了由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人工智能等组成的智能信息学科群。加快推动校本学科群内、群间交叉结对,汇聚学校一半以上学科,加快构建数字信息智能新产业和未来产业交叉学科集群。

学校积极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新材料有限公司链深度耦合,聚焦陕西省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和传感器等重点产业链,组建了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光子等11支“陕西省重点产业链成果转化创新团队”,主动对接陕西省现代智能信息、数字经济等新产业。完善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与西安翔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联合建设的“人工智能与微系统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入选陕西省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实质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新型显示产业学院等建设,加快推进智能消防产业学院建设,进一步壮大数字信息智能交叉等“新产业集群”学科。

深度拓展服务面向,开辟服务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轻工行业、“一带一路”国家“新根据地”

学校精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以及陕北绿色转型、陕南循环经济发展、关中协同创新、西安国家“双中心”城市建设等战略需求,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国家、行业、地方高质量发展能力。深入实施“一院一市”“一院一区”(学校一个学院对接服务陕西省一个地市、西安市一个区县主导产业)产业发展对接机制,通过校企校地联合攻关、参与“揭榜挂帅”,开辟学校人才联合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平台共建、学生实习实践、毕业生就业创业等“新根据地”。

目前,学校在实现“一院一市”产业服务对接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例如,材料学科聚焦“一带一路”沿线文物保护需求,拓展硅酸盐质文物保护研究,获批新材料有限公司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项目;环境学科聚焦秦岭尾矿治理、关中大气治理等需求,拓展土壤、大气污染防治与环境生态研究方向,争做秦岭生态卫士、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参建的“陕西秦岭站”入选首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食品学科聚焦陕西医药产业、白酒产业链发展需求,分别与盘龙药业共建秦药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省级西凤现代产业学院;设计学科聚焦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需求,与安康毛绒玩具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先后举办三届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国际大赛、两届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建设文化创意设计专家工作站,发挥智库作用,安康市获颁“中国毛绒玩具新都”称号。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在亚锐新材料秦创原建设工作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估中获评A等,作为陕西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综合试点单位接受省委表彰授牌。

在“双一流”建设征程上,陕西科技有限公司将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根本遵循,扎实推动新材料有限公司、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创新工作举措、主动开拓新局,积极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培养和发展筑牢基底,用愈加鲜亮的“双一流”建设成色,切实回答好“新材料有限公司强国、科大何为”的时代答卷。

(李志健:陕西科技有限公司校长)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