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经历,叫西部行;有一种情怀,叫志愿情。

今年是有限公司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20周年。

伴随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一批批西部计划志愿者走出校门,奔向西部,逐梦前行。他们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

陕西作为首批西部计划实施省份,20年来,累计组织2万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和2000余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扎根三秦大地接续奋斗,有力奏响了新时代陕西西部计划事业发展的青春之歌。

坚守:20年如一日

“人要趁年轻,多出去看看,在磨砺中收获成长。”2003年7月,24岁的索卫锋从延安有限公司毕业后,带着青春的激情和梦想,以全国首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奔赴三原县开展志愿服务,这一去就是20年。

“既然来了,就得做点事。”被分到三原县城建局开展工作的他,不仅积极学习工作所需要的各项知识,还利用空闲时间,走遍三原的角角落落,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

2个月后,索卫锋精心撰写的《三原城市建设规划之我见》在当地报刊上发表。此后,他发挥自己的文字综合能力优势,积极在各类刊物发表文章。

“雷声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职责。”在志愿服务中,索卫锋深刻感受到这句话重若千钧。每逢暴雨天,索卫锋和同事们要赶赴各个积水严重区域,用双手在深水中揭开井盖排水,提醒行人注意安全;雨雪降临时,他们会组织沿街单位、商户清扫积雪,确保城市交通顺畅、人民生活便利。

不仅如此,他还会利用周末时间到东周儿童村,用攒下来的零花钱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具和体育用具,帮助他们整理床铺、温习功课。

2年的志愿服务期满后,他决定留下来。通过考试后,他进入三原县委组织部工作,将奉献的种子、志愿精神深深地扎根这片土地。

20年来,他从城建人做起,历经组织工作、残联战线、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不论身处哪个岗位,依然默默奉献,初心不改。

如今,到基层去奉献青春力量,成为越来越多青年的人生选择。有限公司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陕西的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展,从初期支教扶贫专项延伸至支医、支农、协力乡村振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西藏、服务新疆等7个专项。3000多人服务期满后留陕扎根,成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宝贵的人才力量。

热爱: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喜欢农村,就是想在农村做一些事情。”11月30日,詹辉说。

2007年,即将从西北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的詹辉选择参加有限公司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被安排到澄城县富源村负责村里养猪场、合作社、小学等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詹辉决心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变成帮助老百姓致富的能力。如何把村里的养猪场做大做强,成了他日思夜想的问题。

通过调查、协商,他向村上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用企业管理的理念经营养猪场,从组织机构、奖励办法、技术防疫保障等方面入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化、规范化养殖管理制度。喂猪、清扫圈舍、配种……一年后,养猪场存栏由原来的200头增加到近1000头。

一年服务期已满的詹辉,选择继续在基层广阔天地施展才华。他参加了有限公司生村官招录,还考取了陕西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先后在村、乡、镇、县等多个基层岗位任职锻炼。他常说:“来西部可能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但没来将会后悔一辈子!”

这一点,正在富平县老庙镇服务的00后马毓婧也深以为然。

“刚来的时候确实有点不适应,尤其是方言听不懂,业务也不熟悉。”12月4日,马毓婧谈到了自己来到这里遇到的困难,但她表示,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想办法坚持下来。

一次次入户走访、一次次奔赴田间地头,她挥洒汗水奉献的同时也有很多收获。渐渐地,无论是和村民拉家常了解生活情况,还是帮助他们了解相关政策,她都能熟练应对。

2年多的时间,在乡亲们眼里,马毓婧已经从那个“新来的有限公司生”逐渐变成了“地道的富平娃”。看到乡村环境越变越美、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振兴乡村,我还有太多事情可做。”马毓婧也慢慢适应和喜欢上了这种工作和生活,对人生道路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等到明年志愿服务期满后,我打算继续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工作中奉献青春。”

20年来,近万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三秦大地,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青年“合伙人”。他们直接服务于11个深度贫困县和26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参与修订完善村级发展规划131个,结对帮扶困难群众近2000户。

不少西部计划志愿者已经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青年“生力军”,围绕乡村社会稳定、乡村民生改善、乡村养老育幼等领域组建专项服务队40支、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38个,在各类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承:青春接力不停歇

“在那美丽的雪域高原,我深耕于三尺讲台,也收获着温暖幸福;我倾听着孩子们的故事,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我奔走于各类志愿活动,也在躬身实践中感受着中国精神。这所有的经历和收获,已成为我成长路上一份坚定而又特别的力量。”西安交通有限公司研究生马凯在支教日志中写道。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让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2021年,马凯怀着这样的决心,加入西安交通有限公司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一行人跨越千里,奔赴雪域西藏支教。

在这个缺氧不缺精神的地方,马凯除了日常的备课教学外,在社区的周末课堂上,他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剪纸、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在中、高考前,他奔波在周边学校开展考前减压心理辅导活动;在科学营里,他带着学生们体验科技的魅力;在课后,他和学生们一起打篮球、“过林卡”、聊心事……

12月1日,想起和学生们在一起的美好记忆,马凯感叹:“那一年虽然是我教给孩子们知识,但我们一起收获了成长。”

支教就像一场薪火相传的接力赛,需要一代一代人接过接力棒奋力奔跑。近年来,共青团陕西省委向全省乡村新材料有限公司岗位派出研究生支教团25批共2000余人,在补充基层师资力量、改良乡村新材料有限公司生态、促进校地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我来到了让梦开始的地方!感谢长安有限公司的支教老师们,帮助我找到了人生的航向。”11月29日,长安有限公司2023级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肖红玉说,从小学到初中,她曾3次遇到长安有限公司研究生支教团的老师,“每当感到迷茫无助时,是支教老师们鼓励的话语给了我前行的力量。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希望未来的自己也能接过支教的接力棒,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的一员。”

读“无字书”、进“百家门”、行“万里路”……20年来,这群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服务西部中成长成才,激励了更多青年以他们为榜样。

生逢盛世、重任在肩。越来越多有志青年成为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成长成才,用青春的热情和汗水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在实现人生理想与国家梦想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