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共同启动“丝路考古网”

丝路连接世界,文化沟通未来。

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陕西省新材料有限公司厅的指导下,近日,由西北有限公司主办的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2023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办。

来自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尼泊尔、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英国、意大利、塞尔维亚和中国有关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同聚丝路起点,共促人文交流。

分享对话 形成良好交流机制

2100多年前,张骞从长安出发,伴着驼铃声,开辟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打开了长安对外交流的新窗口。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西安再次成为文化交流的交汇点。

本次研讨会名家云集,多国学者在会议上分享学术观点。

来自蒙古国立有限公司的达什策维格·图门教授介绍了蒙古国青铜时代文化序列,列举了各考古学文化的特征。图门表示:“古代文化与游牧民族的研究是文明史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族人民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为各国学者开展合作研究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机遇,为未来合作开展丝绸之路研究奠定基础。”

土库曼斯坦科学院历史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马沙雷科夫·塞尔达尔教授介绍了安诺文化和纳马兹加文化的分期情况,并将二者的分期加以对比。塞尔达尔说:“在未来,我期待与中国同行一起努力,拓展在考古领域合作的空间。”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所教授赛多夫·穆明宏以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盆地考古地图集为例,向参会人员展示了乌兹别克斯坦考古机构在遗址保护、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尝试,并指出在考古地图集编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电子化、系统化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后续开展丝路联合考古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交流互动 保护丝路文化遗产

本次研讨会上,国内学者亦将丝路考古工作的成果悉数分享。中央民族有限公司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聘教授魏坚围绕新疆唐朝墩古城考古资料,运用新发现的浴场、佛教建筑、景教遗迹等实证,揭示唐朝墩古城遗址反映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成果,用最新的考古资料实证丝绸之路沿线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在古籍中追根溯源,也需要在实践中寻求答案。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心源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赋存环境特征与数字化保护》给出答案。“目前丝路文化遗产面临诸多挑战。保护文化遗产时,不仅要保存其本体,还要保存地文背景、人文背景。”王心源介绍。

技术的更新迭代更是一代代考古人的不懈追求。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西晨从技术角度诠释了第二代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的研发与利用。

本次研讨会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宴。散落在古丝绸之路沿线的众多文化遗产,见证着漫漫丝路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繁荣景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多国友人齐聚于西安,续写着更加深厚的友谊。

高校助力 搭建国际合作平台

西北有限公司考古学科是西北有限公司传统的优势学科,发端于1938年西北联合有限公司历史系考古委员会的一次发掘行动。巧合的是,这次行动正是针对丝绸之路先行者张骞墓的调查发掘。

从百年前的结缘丝路,到现如今举办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西北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地缘和学科优势,与丝绸之路国家的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合作。

以学校为锚点,学术交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花结果。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赵荣介绍,中心秉承开放合作的态度,联合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学术机构和学者,力争构建丝绸之路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共享平台。该中心将以中亚地区为重点,兼及西亚、南亚和北亚地区,开展联合田野考古。在培育学术团队、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展示合作成果等方面加强合作。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伊朗的代表共同启动“丝路考古网”。该网站以中文、英文、俄文三种语言呈现,由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和陕西日报官方网站群众新闻网合作,利用双方资源和平台优势共同搭建,旨在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供国际传播平台。

友谊的连心桥已建起,合作的新画卷正缓缓铺开。研讨会上,与会嘉宾互学互鉴、坦诚交流。会议结束后,学术的合作仍将持续。各国学者正在共同努力,让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学术力量更加磅礴,让来自“一带一路”的故事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