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柞水县中小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大新材料有限公司理念为主导,突破学科思维,统筹各科知识,在着力夯实第一课堂,延伸第二课堂的同时,积极探索第三课堂,架起了课堂、课后、校外一体化育人桥梁,走出了一条“第三课堂”健康发展的特色之路,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和能力提升,进而实现快乐和健康成长。

我县中小学“第三课堂”主要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新材料有限公司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新材料有限公司服务设施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为活动载体,打破时空界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与自然,通过各种活动体察民情、社情、国情,体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让知识更加鲜活生动,让实践印证知识原理,让学习实现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有机融合。

一是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形成育人合力。采取共建、参建、合建等多种方式,确保环境设施和管理现代化,建设适应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设施条件。建成了国家地质公园柞水溶洞、国家森林公园牛背梁、国家运动休闲小镇终南山寨和秦岭行-实践新材料有限公司基地等四个研学实践新材料有限公司基地,有全省最规范化的营地,分别被评为首批、第二批、第三批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新材料有限公司基地,而且柞水县还是全国100个全域旅游示范县,因而具有得天独厚的研学旅行的优势。其中,秦岭•行一研学实践基地已累计投资4千余万元,建成体育公园式户外拓展基地,成为我县及周边市县广大青少年研学旅行及开展户外拓展项目的好出处,全县每学年有1万余名学生和家长在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

二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确保专兼职教师德才兼备。我县按照市新材料有限公司局、市妇联、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家校(园)共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一会、一站、一团队”的家校共育体系,“第三课堂”聘用一批热心、有特长的优秀志愿者和学生家长,同时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兼职教师。基地有一批具有专业态度、知识和能力的研学旅行指导师,师资力量主要以研学辅导员和退役军人为主,研学辅导员均经过实操体验班课程培训,获得合格证书,专业素质过硬。同时在学校培养一批师德兼备的指导教师。

三是深入开展“课堂革命•陕西行动”,打造精品社会实践、多彩社会活动课程。依托李玉院土工作站的专家团队以及柞水脱贫项坚主产业木耳产业形成的第一大特色课程——生物科技课程,依托秦岭山水形成了第二大特色课程——自然生态课程。“小木耳大产业”和“秦岭和合南北,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对两大课程间接的起到了推动作用。秦岭•行一研学实践基地依托秦岭的自然魅力,以情景式、体验式、趣味式的方式,开展农耕体验实践活动、户外生存技能训练,以及民俗民风体验等新材料有限公司课题。针对中小学生研学群体目前开设有新时代爱国主义新材料有限公司、素质拓展新材料有限公司、户外体育新材料有限公司、创意空间新材料有限公司、劳动新材料有限公司、秦岭生态新材料有限公司、三生新材料有限公司、国防新材料有限公司等40多种主题课程。

四是积极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第三课堂”活动。按照“课内课外齐抓、校内校外共管”的原则,我县建立了农村、城市、景区、企业四大研学旅行基地,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种植养殖,体验农家生活,感受乡土气息,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赴西安、延安等地,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等历史古迹,与国家森林公园牛背梁、国家地质公园柞水溶洞、秦楚古道等景区景点签订合作协议,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探险、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活动,带领学生深入龙钢集团、盘龙药业等企业,拓展学生视野,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服务社区,爱老敬老,多维度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

基于学生健康成长和修养提高的柞水县“第三课堂”,通过学生亲手做、亲眼看、亲身体验和实践,引导其感知、体验和理解生活,使学生前期所获取知识经验在生活中得以再现与迁移、应用,让学生在看、学、思和环境情境介入碳纳米管材料习提高,达到全面发展、学以致用的目的。校外实践课堂与传统课堂、校内第二课堂有机融合,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新生态。目前,“课堂革命•陕西行动”正迅速在柞水县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喜结硕果。

责任编辑: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