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全面认识当下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回归教学本质,注重知识的构建

当下的数学课堂新材料有限公司更注重于知识所对应解题技巧的传授。一堂课四十五分钟,可能有三十五分钟在讲解对应题型的解法,更有甚者会认为数学概念并不重要,只要会做题就行了。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仅仅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学习教师已经总结好的知识清单。确实,数学知识本身是高度抽象,但这并不能成为忽视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的理由。知识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积累、主动建构的过程。通过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主动地分析、理解、内化、概括,把新学的数学知识建构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能够把这一内化的数学知识表述出来,这才是学生真正达到知识理解这一目的。

巧设数学课堂情境,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过程

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环境中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如在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线性规划这一节中,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与之对应的数学模型,用数学思维真正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异化让学生掌握对三种目标函数的最值或范围的繁琐求解方法,而忽略对其中优化思想和建模思想的渗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充当挖掘蕴涵的数学核心素养,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对象,表达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开展探究活动,注重创新意识

探究性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教学活动非常重要但又是最难开展的一个环节。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回归数学本质的认识,发展数学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这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一些场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比如围绕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环节,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创新点,并给予相应指导,最后可以形成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阐明提出问题的依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得出结论的意义。

规范学习习惯,重视基础,提升学生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素养,没有合格的运算能力,一切课堂教学都是没有效果的,其它能力素养的培养也是无从谈起。运算能力薄弱的学生都有着对基础知识、基本公式和基本计算掌握不扎实的共同特点,并且都有不规范甚至是低级的计算错误的习惯。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花费时间和心思在引入新知上做文章,让学生对知识有着深刻的印象,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其次,对于计算过程和方法,教师要给学生时间和耐心去计算,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是无形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数学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备课和教学,对复杂且计算量较大的题目要有详细步骤展开,给学生耐心讲解和板书。

明确育人价值,着重落实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数学教师要更新观念,不能只为高考而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素养的工作渗透到平时教学的点滴。不仅思想上要意识到,为了减少数学教师对数学建模理解上的偏差,教师要潜心研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等文件,了解数学建模在平时教学和高考中的要求,数学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数学建模,利用数学建模方法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觉和兴趣,教师可以在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方面发挥自己的专业强项指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发挥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带动数学教师,依次教学相长。数学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建模常见知识模块:函数与导数解决最值问题、基本不等式解决最值问题、线性规划解决现实生活中最优解问题、解三角形解决测量问题、回归分析解决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等等。

总之,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新时期提出的对数学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新期望。因此,将数学核心素养渗透在学生学习过程之中,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中做出努力,将数学核心素养渗透在教学过程的每一处细节中,更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及家长都应该有相应的观念转变,给予相应的支持。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