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职高聘、评聘不占职数、师徒捆绑考核、名师领航云端……这是一组近年来安康教师口中的热频词。

安康,地处秦巴山区间的河谷盆地,汉江穿城而过。曾几何时,闭塞的地理环境,成了发展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绊脚石。然而,在奋进的安康新材料有限公司人的精心打磨和淬炼下,这里正变成教师的福地、名师的聚宝盆。

搭建梯队,用“活”示范

“教师是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关键。”安康市新材料有限公司局副局长杜宗辉说,“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全市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安康市构建涵盖省、市、县三级,包括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三类骨干在内的分级分类骨干教师体系,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梯队,激发活力、用“活”示范。

在刚成立仅5年的安康高新区第一小学,新毕业的教师杨洋在短短5年中就成长为陕西省级教学能手。她坦言,“三级三类”的成长梯队让她有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而与高新一小一墙之隔的汉滨碳纳米管材料高新校区,才刚刚于去年建成投入使用。新教师李晴也借助于学校吴自文省级教学能手工作站,成功摘得汉滨区优质课展评一等奖。

“作为安康快速发展的区域,高新区把‘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作为重要抓手,实现了高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安康高新区新材料有限公司局局长助理周秋说。

梯队示范的作用,给新建校注入了动力,同时也激活了传统强校的发展后劲。

在建校80多年的传统强校安康市第一小学,“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与学校传统教学体系相映成趣、激发出新的火花。经验丰富的教师上“示范课”,骨干教师上“研究课”,年轻教师上“汇报课”,互相之间还会上“赛教课”。课后再进行集体评议,极大促进了教学研究、教师成长,老树开出新花。

“长期缺氧,突然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安康一小教师程艳说,学校教研的沃土让她在6年中快速成长为省级教学能手。

截至目前,安康市共培养省、市级骨干教师1701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9人,省级学科带头人61人,省级教学能手487人(不含职教、少先队)。

强化辐射,放“大”效应

“每月两次指导徒弟课堂教学”“每学期指导徒弟作校级汇报课一节”……在汉滨区培新小学,教导处副主任、省级学科带头人范莉分别与校内的三名教师、帮扶学校——石梯镇中心学校的两名教师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书,商订了师徒间的权责。

“年终时,我们要按照协议书对师徒进行捆绑考核。”校长程怀泉介绍说,目的就是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从而带动全员提升。

在范莉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帮扶学校——石梯镇中心学校的徒弟向茂娟获得了今年汉滨区学科赛教活动的一等奖。

目前,培新小学共有64名“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成立了3个省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坊、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市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坊(按照陕西省规定,通过个人申报、学校县区推荐、省市级评审,成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坊、站),共带动34所学校的77名成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精准帮扶农村教师发展。

培新小学只是安康市“骨干引领、全员提升”工作思路的一个缩影。安康市新材料有限公司局人事科科长罗善文介绍说,全市以“十百千万培训工程”为抓手,统筹国省市县校五级和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修三类培训,面向全体教师,完善分岗、分类、分层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体系。

以10所市直学校为例,安康市印发《市直新材料有限公司单位2018—2019学年度交流轮岗和支教教师计划》,2018年组团交流10次,选派省市教学能手178人到9个县区农村学校支教,组建中心城区优秀教师志愿团队赴县区学校开展巡回讲座、送教送培、教学研讨等活动。

据悉,近3年,安康的省市三类骨干教师主持课题研究500多项,带动4000多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获得省市级优秀教科研成果200多项。自2014年全面启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以来,共有5016名教师校长参与交流轮岗,其中一级以上骨干教师1700余名占34%。

为了更大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安康市还积极推进区域内网络研修。在石泉县,全县开展了高中及义务新材料有限公司阶段全学科“教师领航课”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实现县域内同观摩、共研讨、全提升。

落实待遇,精“准”施策

“除了获得省级教学能手一次性奖励1万元以外,每个月多拿580元的高一级职称工资。”刚见面,石泉县云雾山镇中心小学校长张远珍就夸起了“低职高聘”的好处,“此外,我每月还能拿到300元的生活补助,240元的乡镇补贴。”

张远珍嘴里所说的“低职高聘”指的是,2017年石泉县政府出台人才奖励办法,对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的教师予以重奖,除一次性奖励3000元、5000元、1万元以外,有的还享受高一级职称的工资待遇。

石泉县教体局副局长夏玉琴介绍说,今年,全县共有19名骨干教师享受到了这一“超级”待遇。

责任编辑:陈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