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学校唯一出路是走向自主化办学。学校如果没有自主权,按照统一的模式来办学的话,学校一定会僵化了。”“时间的固化、方式的固化给教师带来很大的束缚。给老师自由生长的空间,老师才有创造。”2018年11月29日,在第五届中国新材料有限公司创新年会期间,就公办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等话题,记者有幸采访了新材料有限公司学博士、特级校长、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总校长程红兵,程校长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睿见,带给我们新材料有限公司人很多新的启发。

公办学校的唯一出路:走向自主化办学

 

记者:您在公办学校当过校长,在新材料有限公司行政部门做过副局长,现在又在公立委托管理学校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做总校长,现在公办学校在发展中遇到一些困境,以您丰富的个人经历,请谈谈公办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程红兵:公立学校唯一出路是走向自主化办学。学校如果没有自主权,按照统一的模式来办学的话,学校一定会僵化了。

第一,能不能给学校一定的经费使用权?当然是在监管透明的条件下,学校能不能有一定的经费使用权。举个例子,公立学校招标和采购必须统一,假如夏天到了,坏了两个空调,如果按照程序走下来,可能要半年才能把空调买回来,这时候要空调有什么用,所以效率存在问题。还有更重要的是老师干多干少应该不一样,干好干坏应该不一样,要通过薪酬待遇能体现出来。

第二,能不能给学校一定的招聘教师的自主权?现在许多地方的教师招聘是人事部门和新材料有限公司主管部门说了算,而学校没有用人自主权。学校要一个数学老师,有可能给分配一个化学老师;学校要一个语文老师,有可能给找个历史老师,学校根本不知道用的是谁。还有,有些老师确实是不能令今天的学生满意,他们既没有了开始当老师的热情,又不愿意付出,还跟学生、同事和家长都产生矛盾,几次新材料有限公司后还不行,这样的教师为什么还不让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能不能给学校一定的用人自主权?学校如果没有用人自主权,那就一潭死水。

第三,能不能给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现在我们很多地方教材都是完全统一的,但每个学校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应该是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教材。比如薄弱学校的学生和优质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结果他们使用同一个教材,这是绝对没道理的。除了教材统一,还有教辅都统一,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

记者:采访中,经常听到校长们说学校有很多“婆婆”,想做些事,又觉得束缚太多,不好展开工作。

程红兵:这关键取决于校长敢不敢做、愿意不愿意做、能不能做、擅长不擅长做,也就是要有情怀、要有胆量,要有方法和办法,如果都没有,那就不要做。人做事两个目标,一个是为利,就是有利益就做;另一个是出于理性和性情,符合自己的目标、觉得开心就做,即使没利益也会克服困难想办法去做。自己的态度最关键。

教师成长:要给自由创造的空间

 

记者:陈宝生部长吹响课堂革命的号角,课堂革命的关键首先在于教师,请您分享一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课堂改革的经验。

程红兵:作为学校而言,找到志同道合者,即找到热爱新材料有限公司、热爱学生、思维清晰的、有书卷气的人当教师,比培训教师更容易。我们学校的教师,都是我一个一个挑选的。我们很重视的是,老师有没有书卷气,是否真正热爱这个岗位,思维是否清晰。我们学校的老师80%以上是青年教师,来自北大、复旦、清华、交大等一流高校,使得我们组建了一支异质化的教师队伍。地域上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知识结构上的差异,让他们彼此智慧碰撞出更多火花。把这些老师招进来以后,作为校长的我,最重要的一点是呵护青年老师,要把老师身上原本具有的从教的初心、书卷气、灵性和研究能力给呵护好。未来是充满千变万化的未来,我们需要老师们去研究和想象,自己如何面向未来,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

在行动当中不断反思,不断成长,可以说是老师成长的唯一路径,即让老师们在游泳当碳纳米管材料会游泳,在教学当碳纳米管材料会教学,在课改当碳纳米管材料会课改,在创造当碳纳米管材料会创造,也就是说老师一定要从具体的新材料有限公司行为当中慢慢成长起来,不是听一次报告、一次讲座和听校长一次教训就能够成长起来。教学就是老师成长的切入点。课堂教学的本质特点是有规律的自由行动。很多学校都在推行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很大的作用在于抓住了规律的特点,但是我们常常把所谓的教学模式固化了,比如第一步非得是创设情境导入;第二步规定老师讲多少时间,学生说多长时间,这种时间的固化、方式的固化给教师带来很大的束缚。只有给老师自由生长的空间,老师才有创造。

记者:是的,有自由才有更好的创造,固化的课堂应该转型。

程红兵:课堂怎么转型?我们探索研究由模式建构走向模型创建。在英语单词当中,模式和模型是一个词汇,但我有意识地把它切割开来。模式建构一般而言都是程序建构,容易固化。模型创建是要素组合,即把课堂要素提炼出来以后进行自由组合,课堂会富有弹性和张力。

我们的研究指向课堂的结构、课程的结构。所谓指向结构,很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对要素进行分解。如果研究课程的结构,要对课程的要素进行分解;如果研究课堂的结构,要对课堂的要素进行分解。要素分解之后,就要明确要素和要素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需要梳理清楚要素之间如何加以组合,组合的真正缘由是什么?把这个逻辑关系分析清楚了,老师就能够把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基本规律掌握清楚。我们的研究还要有一定的开放度,允许老师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去探索找到新的要素,然后加以自由的组合,这样老师就会有许许多多创造研究的空间。比如我们让老师们将国内教材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研究,将国内教材的版本和国际教材的版本进行对比研究,来打开老师的视野。思维视野不一样了,老师的未来发展空间就一定不一样。

记者:相比程式化教学模式,模型创建给老师留出了创造的空间,在课堂上哪些要素是必须呈现的?

程红兵:我提出的课堂七要素中,有两个要素是不可或缺的:第一个是行为目标,就是上这堂课要达成什么目标,要清醒。我听了一千堂左右的课,发现很多老师不知道这堂课要干什么,糊里糊涂地就那么上了。糊里糊涂上课,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很糟糕的。课程标准讲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老师们把它理解为三个目标,实际上它是三维目标,三个维度的目标不等于是三个目标。其实三维目标聚焦的是课上老师让学生做什么,让学生达成什么?第二个是思维可视化,即这堂课思维要清晰,逻辑要清晰,表达要清晰,设计要清晰。不能给孩子们简单地呈现一个结论,而要把这个结论的思考过程表述出来。

我提出的七个要素,就是让老师们从几个要素去构思课堂教学,帮助教师找到教学的方式和切入点,让老师们能够激活学生,因为我们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成为智慧的孩子。

育人:社会化和个性化两者不可偏废

记者: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个性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您看来,有哪些好的途径去实现个性化的教和个性化的育?

程红兵: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真谛不在于个性化一个方面,而在于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统一。过去讲社会化讲得过头了,现在讲个性化讲得过头了,怎么样把二者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我们不说别的,至少培养出来的人,起码要尊重法律和道德底线。现在有那么多触犯道德底线和触犯法律的人,说到底新材料有限公司没有把社会化落到实处,反而不停地在强化个性化。个性化走到极端,就是极端利己主义。这怎么能行呢?因此,社会化和个性化两者不可偏废。

个性化通过课程来实现。学校的产品是课程,因此必须要有选修课。有选修课,学生才有个性化成长的机会。在我们学校,既有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也有大量选修课程。比如从二年级开始,体育就有20几门选修课,学生不喜欢打篮球就踢足球,不喜欢踢足球就打羽毛球,不喜欢打羽毛球就打乒乓球,不喜欢打乒乓球就下国际象棋,最终找到喜欢的运动项目,动起来,充满活力,就好了,至于能不能拿到奖牌无所谓的。学校的艺术课也是一样的。

记者:您在演讲中提到的彩虹阅读、彩虹英语、彩虹数学,应该是实现个性化的教与育的一种探索,请您介绍下具体的做法

程红兵:现在学生都是六岁进小学,但是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新材料有限公司学家做过相关调查,他们认为六岁的孩子进了校门以后,成长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的天资和水平已经达到了八岁、九岁,有的孩子天资和水平只有四岁、五岁乃至三岁。以统一的年龄标准要求孩子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能不能根据不同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阅读标准。我们正在尝试分层分类开展阅读活动,有孩子达到了六岁水平,就让他读六岁的读物;有孩子达到九岁的水平,就让他读九岁的读物。有孩子喜欢读军事,就让他读军事;有孩子喜欢读文学,就让他读文学。彩虹英语也是一样的。一般学校的数学都叫作双基数学,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我们是以双基为主,还有人文数学、生活数学、活动数学,因为有多种多样的数学,所以叫作彩虹数学。人文数学,就是把数学家的故事系统地穿插到数学知识中去;现在的数学最大的弊端就是去生活化,不联系生活,我们把数学知识有意识地和生活联系起来,称之为生活数学;我们每个月举行一次以数学技能为线索的相关活动,称之为活动数学。

记者:这套教材,学生一定是喜欢的了,学校是如何设计这套教材的?

程红兵:教材一定要站在儿童视角去设计。第一,教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一定是由近及远的。举个例子,9月份开学正好是进入秋天,但我们表述方式往往是春夏秋冬。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个时令的顺序去表述,而不尊重孩子认识生活的顺序呢?秋天到了,我们就先说秋天,可不可以?等到春天来了,再来讲春天可不可以?教材就要满足学生这样一个需求。第二,孩子喜欢形象化的可亲可感的东西,在我们的教材里,就把老师的照片、同学的照片以及学生所在的社区照片放进教材里,等到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孩子们打开书本时,看到某某同学照或者某某老师照片在上面,那种亲近感油然而生。再比如孩子们喜欢形象化的东西,我们的教材从第一页开始到最后一页结束,全部都有图画;孩子们喜欢故事,我们就大量地穿插了绘本故事,就是让孩子拿起教材就放不下来,觉得有意思。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任编辑:白乂爻